第136章 低配版
什麼?你們寫不出來?那肯定是你們沒有我家月兒聰明!
總之,在老太太的邏輯思維裡,一切都歸功於夏靜月聰明。
於是,誇完了劉氏後,老太太又對一眾貴夫人誇起了她的寶貝孫女兒。
“我跟你們說啊,我家月兒可聰明瞭,學什麼會什麼,打小就聰明伶俐能幹。她五歲的時候,就會幫我燒火,八歲的時候就學會了燒菜,十歲就幫家裡挑水……”
老太太在這邊各種炫耀劉氏的賢惠與夏靜月的聰明,梅氏在那邊不想聽也聽了滿滿一耳朵,別提各種難受了。
夏靜月削好了炭筆後,取了畫紙攤好,用鎮紙鎮住。
要畫什麼呢?
在她削筆的時候,便已在構思了,這會兒已經有了想法。
那一個月圓中秋夜,月光如霜似水,遙安世子從畫舫上一躍而下的場面深深地印在夏靜月的記憶裡。
即使最後知道遙安世子純屬是在耍酷耍帥,但仍然不減那場面給她帶來的震撼。
夏靜月想,那一幕對京城的許多人而言,也是極為震撼、極為經典的。要不然,那一夜激動萬分的人們就不會失控了。
所以,夏靜月落筆,將那一晚所見加以藝術處理的方式勾勒了出來。
把畫舫改成月下朦朧的天宮,遙安世子那一躍,不是跳向楚河,而且從謫仙台壯烈而悽美地往凡間跳下。
嗯,就是把傳奇故事改成了神話故事。
雕欄玉砌的天宮在朦朦月光下,陡生出一股來自亙古的蒼涼。
夏靜月用工筆的方式將近處的天宮以細膩的手法細描了出來,她的手很穩,氣很定,當年練書法與畫畫,一是為了練心靜,二是為了練手穩。
作為一個外科大夫,手穩是必須的。
在夏靜月的沉穩勾描下,神秘的天庭景象慢慢地展現於畫中。
天宮近處的宮殿上,細緻到樑柱上的紋路都可清晰看見,遠處的重重宮闕在月光下,若隱若現,仙氣繚繞。
謫仙台上,遙安世子的仙姿凜然於紙上,夏靜月想到法明禪師的風采,心中一動,便給畫中的遙安世子添了一些藝術加工,使得他的形象更加超然脫俗,不帶半點人間煙火。
在遙安世子的側臉上,夏靜月仔細回想,腦海裡卻想不起遙安世子的五官是怎麼個具體法,只有一些大概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