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裕回到了京都。
和經紀人鄭瑤在電話之中說了幾句,韓裕便直接回家洗澡睡覺了。
拍戲緊繃著的一根弦終於松開了,韓裕這一覺睡了18個小時,正是一覺醒來,天都黑了。
天黑了,韓裕肚子也餓了,給自己隨便做了點吃的,然後躺在沙發上準備看看電視,再想繼續睡覺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此時乃是深夜,電視也沒什麼好看的。
無奈之下,韓裕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一手持筆,開始寫自己的拍戲總結。
新版《射鵰》是他的第一部 戲,無疑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更重要的是,這是他第一次表演實踐。
雖然他的演技得到了片場導演以及幾位老戲骨的贊揚,但是韓裕並沒有自大。這些贊揚並不意味著他的演技有多麼的了不起。
他們的贊揚是有前置條件的。韓裕的年紀,韓裕的理論基礎,韓裕的演戲經驗。
18、19歲的年紀,京都電影學院表演系大一學生,第一次拍戲。在這三個前置條件下,韓裕的演技還行,得到了表揚。
也就是說,相比起其他同齡人,他表現的很好。
但,這不是韓裕的標準。雖然他僅僅只是剛入行的小演員,但是他的目標很高,影帝!
所以,這點贊揚不足以讓他驕傲,還必須更加的努力。
所以,這個總結,韓裕寫的很認真。時而,他更是停下筆來,認真的回想思考。
從這一次的拍攝之旅,韓裕收獲了很多。演戲真的不容易,特別是演好一個人物,更不容易。
理論永遠只是理論,真正表演,不僅僅要用到平時所學習的理論,而且還需要智商。
是的,表演也要智商!
你必須將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結合自己的思考,塑造出人物。為什麼拍了這麼多版的《射鵰》,每一版的人物塑造都不同?
這就是演員的發揮不同,演員的智商不同。同一個情景,不同智商的人表演方式就不一樣。
總結寫的很認真,反思也很認真。他不認為自己第一次的表演完美無缺,反思自己的過錯和失誤,在以後避免,這就是總結和反思的作用。
···
翌日。
鄭瑤敲響了韓裕的門,來到了他的家中。
第一眼看上去,鄭瑤就覺得眼前的韓裕變化了,而且變化挺大的。以前的韓裕雖然有音樂才華,在表演之上悟性也很高,學習的也很努力。
但是,整個人看上去有些浮。就像是飄在天上的浮雲,總有一種不踏實之感。
鄭瑤看著如此,韓裕自己也覺察到了。
但是,此時看來,韓裕整個人沉穩了許多。眼神依然清亮,但是其中多了些深邃,讓人沉迷。
以前的韓裕,總覺得自己理論學習的不錯,但是畢竟沒有實踐,沒有真正的進行表演實踐。就如同沒有真正的考試一般,不知曉自己的成績,總是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