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演到這裡,總監和身邊的助理已經放棄了暗箱操作的打算。
小品形式新鮮,笑點十足,而且表演到位。雖然還沒有看到後面的內容,但喜劇作品做到前面的部分,已經獲得了觀眾的認同。
“這小子,這腦袋不知道是怎麼長的。”總監感嘆了一句,“這喜劇小品都能編排的這麼好。”
“是啊!”助理也是表示同意,他自己已經快30歲了。能當上節目總監的助理,按理說還是不錯的。但,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
自己和韓裕一比,這就不是在一個階層的啊!
“人家音樂玩得好,表演玩得好,現在連小品都玩得轉了。”助理搖了搖頭,“估摸著以後他就要跑到導演行業去玩了。”
“行了,不說這個了。”總監打斷了助理的抱怨,“就這樣吧,怎麼說我們都是賺了的。”
江浙衛視的總監和助理是在收視率層面看待韓裕的小品,而至於普通的觀眾則就沒想那麼多了。
他們只覺得這個小品很有意思。這臺詞雖然不讓人哈哈大笑,但是一波連著一波的小笑點,卻是讓觀眾的笑容就沒有停止過。
“以前只關注韓裕的音樂,沒想到他小品表演的還真不錯。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人家的演技絕對是真實有料的。”
雖然韓裕拍的《射鵰》和《最好的我們》都未上映,但是小品也非常能表現一個演員的演技。君不知,那些上春晚的小品,演員演技都是槓槓的。
觀眾喜歡這個小品,節目組的收視率也證明瞭這個小品的不錯。而後面表演的三組團隊,在電視中看著韓裕團隊表演,卻是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一連兩期,韓裕團隊都是第一名,壓著他們三組的喜劇團隊。這讓他們面子上很不好受。
但是,這個喜劇作品,很難得存在爭議。因為普通人的笑點大致都存在一個水平的。透過觀眾的反應就可以看出喜劇作品的好壞。
他們也嘗試過都其他路線,比如煽情路線。但,效果不好。
如果大家都走煽情路線,好歹是在同一水平的。但,前面有韓裕從頭到尾喜笑顏開的作品,煽情路線對比起來就有點讓人不爽了。
我這正樂呵著呢,你這讓我流淚是什麼鬼?
關鍵的是,你這煽情功夫不到家啊,我沒眼淚流啊!
喜劇作品時間有限,前面著重點又是在笑點上面,鋪墊難免不夠,最後爆發的煽情就有點跟不上節奏了。
不管他們怎麼想,小品不隨著他們的思想而停止,反而更加的精彩了。
此時,趙倫扮演的物業管理人員走上了舞臺,一身廉價的西裝,一臉的假笑,還算是人模狗樣。
趙倫:嗨~!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哎呦!都說我們物業公司服務差。總和業主來吵架,我他們不一樣,見誰都把招呼打,我是多打招呼少挨罵,嗨!
趙倫同樣按響門鈴,韓裕為他開門。
韓裕:哎!來啦!來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