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皇宮正門。
兩道身影穿過門洞,出現在內城廣場上。
極為寬闊的廣場中間,立著一塊石碑,上書永鎮山河四個大字。
視線再往石碑後方看去,一座三層階梯的高臺上,曾經的坤泰殿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尊讓人仰望的雕像。
從下往上看,雕像彷彿頭頂蒼穹,偉岸無雙。
然而近距離細看,卻發現雕像自胸部往下,依舊保留著石塊的原始風貌,毫無雕琢痕跡,顯然這尊雕像並未完成。
陳松風仰著頭,輕聲道:“讓你來上都,同樣還有元泰的意思,這尊雕像想要完成,還需要你親自出手。”
“我?!”
寧白峰聞言,極為詫異。
讓他出劍、寫字可以,讓他雕刻那就有些強人所難。
陳松風說道:“具體情況,你需要去問元泰,這其中所牽扯到的一些事情,全都是他在處理。”
說完,他便邁步向宮內走去。
寧白峰看著雕像,目光又落在山河碑上,眉頭緊鎖。
他有些想不明白,元泰到底想要做什麼。
眼見陳松風即將繞過一處宮牆,他輕嘆了一口氣,邁步跟上。
......
大燕皇宮御書房裡。
數名黃紫公卿坐在幾張小馬紮上,圍著中間的兩隻炭盆,烤火議事。
大燕新帝姬武坐在首位,聽著他們的議論,大多時候並未說話,偶爾才會插上一兩句嘴。
但每一次開口,說出的內容必定會讓那些人沉思片刻,考慮其中的問題。
很顯然,姬武的見解獨具一面。
自姬武登基後,這種圍爐夜話一般的小朝會,已經成為常態。
大燕朝政上的一些大體走向,全都在這圍坐在一起的討論聲中,定下基調,然後在下一次的大朝會中頒佈。
故而這樣的小朝會,令大燕無數朝臣嚮往。
只因凡是能走進御書房,參與小朝會的臣子,既被視為進入帝國權利的中心。
正當其中一位身穿紫色官袍的男子,彙報完魏國皇族已全部妥善安排至鴻臚寺後的驛館之中。
御書房外響起一陣敲門聲。
所有人都被驚動。
自小朝會開始以來,從未有人敢擅自打擾。縱然是帝國邊疆傳來捷報,傳訊的宦官,同樣是站在御書房外靜候數個時辰,直到小朝會散開,才敢進來傳訊。
今日小朝會才剛剛開始不久,居然有人敢在御書房外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