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旬已過,渡船早已進入大洛王朝境內。
這一日,東羽的安魂散用盡,結束月餘以來的靜坐養神。寧白峰遊方杖早已煉化完成,正坐在桌旁看書練字。
恰巧此時渡船下沉,落出雲海之後,可以站在渡船上俯瞰山河大地。
寧白峰無意中看向窗外時,便再也收不回目光。
渡船側前方,一片望不到盡頭的黃土高原,厚重的黃土地貌上,無數道縱橫的溝壑遍佈其上,層層疊疊的土層猶如鱗片,又如同巨浪。高原上不時掀起一陣陣大風,拉起一道道土黃色龍捲,當這些土黃色龍捲擦過某一道溝壑時,被溝壑裡升起的無形氣勁切成粉碎,瞬間消散於無形。
看見這片高原,寧白峰第一感覺就是厚重與嶙峋。
厚重是因為整片黃土高原高出地面極多,站在渡船上俯瞰地面,下方的城池小如棋子,而高原就是近在眼前的棋盤,一望無際的土黃色給人以蒼涼雄壯之美。
嶙峋本是瘦弱的代名詞,但是在看了這麼多書之後,寧白峰依舊還是將這個詞用在對這片高原感官上,只因溝壑與溝壑間突起的山勢極為險峻,黃土堆疊出的山脊突兀傲然,縱橫遍佈的溝壑更顯幽深。
東羽看著那片高原,眼神有些恍惚,離開此地數年,這一刻又終於回到這裡,他微笑著說道:“是不是很壯觀?”
寧白峰下意識點點頭。
東羽走到渡船上的觀景臺,指著那片高原,笑道:“這就是你想看的春秋天淵!”
寧白峰驚訝道:“春秋天淵不是一條深溝峽谷?!”
東羽翻著白眼反問道:“誰告訴你春秋天淵是一條深溝峽谷?!”
寧白峰啞然無語。
東羽用看土包子一樣的眼神瞥了一眼寧白峰,有些自豪的笑了笑,說道:“春秋天淵很大,粗略估計方圓有近數十萬裡,其中春秋實際上名為春秋臺,指的是這片高出地面數十里的的土高原,而天淵指的就是高原裡縱橫的溝壑,合稱為春秋天淵。”
寧白峰驚歎的看著這片雄壯大地,問出每一個首次來春秋天淵的修士都會問的問題,“曾經的刀劍之爭就發生在這裡?”
東羽看著春秋天淵,眼神彷彿穿越無數年,回到當初那個久遠慘烈的年代,感嘆道:“不錯,曾經的春秋臺是一片靈氣濃郁廣袤的高原,數之不盡的修行宗門坐落其上,直到一場曠日持久的刀劍之爭發生,將春秋臺全部摧毀,你所看到的這些溝壑,就是刀修劍修爭鬥之後留下的刀劍痕跡。”
寧白峰看著溝壑縱橫的春秋天淵,深深為之震撼。
東羽忽然神情有些嚴肅起來,鄭重說道:“既然來了春秋天淵,有些事情我不得不給你講一下,不然很容易就把命留在這裡!首先,高原上肆虐的風名為天罡風,地仙捲進去都掙脫不得,瞬間就能將人擠壓成重傷,**凡胎落進去眨眼間便會形銷骨立,其次山谷溝壑上空瀰漫著積鬱不散的劍氣刀
罡,不要妄圖去汲取,那樣做的後果只會切成一堆肉泥,所以高原上空絕對不能去,除非你是修為通天的天仙,否則只能老老實實的在山谷溝壑裡闖蕩。”
“在天淵溝壑裡闖蕩,同樣很危險,第一點就是我曾經給你講過的瘋靈,這種東西你進入天淵之後,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樣,第二點,天淵裡鎮集村落無數,龍蛇混雜,各種野修邪修詭異的練氣士極多,探幽尋遺之餘,最重要的就是防著身外之人!第三點,方圓數十萬裡的天淵,越是往中心區域,劍意刀罡越強,遺蹟自然越多,瘋靈的強度甚至能跟元嬰地仙比肩,所以少去為妙,最中心的近萬里區域,曾經有天仙境修士進去過之外,再無人能進去,裡面有什麼無人得知。”
兩人說話間,渡船已經繞著天淵而行,並且持續緩緩下降。
寧白峰摘下腰間酒壺,喝了口酒,將東羽說的這些默默記在心裡。
突然間,寧白峰覺得頭頂一暗,抬頭上看,只見一座裡許大小的山峰砸破雲層緩緩下降,逐漸與渡船平齊。
站在觀景臺上,寧白峰清晰看到對面山峰上亭臺樓閣處處,不時有人來往行走,更有幾道身影或御劍,或是騎著靈禽飛離山峰,去往遠處的春秋天淵。
這樣的山峰寧白峰在《坤洲圖志》上見到過記載,名為行雲峰,又叫飛來峰或是飛去峰,也是一種洲內渡船,但造價高昂,比他們現在所站的江河戰船型別渡船要高上數十倍,青玉宗雖然是一家宗字頭山門,但身處小國,財力依舊還是有限。
兩艘渡船並行著緩緩傾斜飛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