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白峰頓時大為光火。
不告而取是為偷,何來借字一說!
只是現在東西在別人手上,只能徒嘆奈何。
但這道信劍上還蘊藏著另一道氣機,意思就明瞭起來。
憑感覺,這道氣機的來源正是東羽,憑著這道氣機可以找到此人,也就說明此人並非真是撈取寶物之後遠走高飛。
同時,這柄信劍並非一般貨色,劍身上刻著一個漂浮在翻開書本上的山峰,很明顯這是某個山門宗派的標識,就算找不到東羽,也能去找這個宗門,哪怕這把信劍並非東羽所在宗門,信劍本身就值不少錢,雖然抵不了白蟒龍衣的損失,總比空手而歸要強。
但是同樣,這柄信劍也是個燙手山芋,若此物是東羽不擇手段得到之物,那麼後續的麻煩只會找上持劍之人,典型禍水東引的策略,以短短一次見面,以及兩次事情的反饋來看,寧白峰覺得這種事情,東羽做得出來。
但信劍上的這道氣息,又推翻了這個猜測。
此時的寧白峰,對東羽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 無恥卻又有原則,聰明卻又沒個正行。
既然知道東西還能找到,寧白峰也就不打算多待,畢竟大戰剛歇,還不知道會有什麼變故出現。
收起信劍,寧白峰走上山道,準備返回螺舟。
前往山崖頂端時,一道儒士身影站在路口,像是等待已久。
寧白峰皺了皺眉,腳步未停,按著臺階走上崖頂,面對著儒士,問道:“佟先生可是在等我?”
此時望海崖上只有兩人,對方若說不是在等他,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佟山儒點點頭,“一起走走如何?就當做是閒聊。”
寧白峰一臉古怪的看著儒士。
以同行閒聊為藉口,實為攀談的做法,他已經遇到多次,上一個是洛家山山主,前面一點還有老山主,三人都是儒家修士。
莫非讀書人都是這樣的?
佟山儒略有疑惑,“有事?”
寧白峰哪能讓他知道自己心中這些紛亂念頭,立即搖頭道:“先生相邀,晚輩哪有拒絕的道理,只是螺舟局勢未穩,須及早返回。”
這句話裡,他刷了個小小的心眼,若是儒士不回螺舟,那就等於來意不善,反之則為尋常,同時這番說辭又很合理,不會讓對方感到不快。
佟山儒看破未說破,笑著點點頭,“那就一起回去,順便也要跟長衛那孩子談談後續之事。”
山風吹拂,中年儒士大袖飄飄,率先往崖頂廣場的另外一頭走去,寧白峰緊隨其後,期間還偷偷仔細打量了中年儒士一番,暗自猜測對方來意,以及做好戒備,調整氣機流轉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