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小說最新> 第1907章 李森科的憂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07章 李森科的憂慮 (1 / 3)

如果是在一間小屋裡聊些雜七雜八的事,楊明志也有意和李森科聊聊其引以為傲的對種子的“春化處理”作業。

李森科學派的人把“春化處理”奉若圭臬,彷彿它就是造成農作物趕在霜期之前豐收的唯一手段。

其實哪有那麼神奇?在楊明志看來,必須採用真正的科學方法,才能培育出生產週期短、耐寒或耐熱的作物。

例如經過科學選育,本是生長在北緯30°和以南地區的水稻,居然可以在北緯60°地區生存。中國東北能夠種水稻,看似匪夷所思,實際就是經過了種子的科學選育,一代又一代的優選,耐寒品種就是能抵抗低溫。

不僅如此,聰明的中國科學家就是使用這套被世界公認的傳統科學選育法,甚至培育成功了耐鹽鹼的稻種。所以在楊明志曾身處的時代,中國沿海灘塗的大量鹽鹼地,已經被改造成稻田,隨著科學育種工作的持續,鹽鹼稻田的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因此,那些為糧食增產傾盡一生的人,被稱之為“新神農”。

如今的1942年,李森科就是蘇聯的“神農氏”,至少斯大林在多次大會上親自支援了李森科。就算此人在蘇聯科學界是爭議人物,只要擁有斯大林和斯大林的親密戰友們的支援,他的地位就是不可撼動的。

當然,如若斯大林不再予以支援,李森科的大廈也就轟然倒塌。

楊明志真是看到李森科,就聯想到他在低溫環境中育種的場景。

雖是低溫,可不是溫度降到冰點一下。那低溫室的溫度也就保持在0到10度之間,這一細節本就是李森科告訴楊明志的。所以育種場所對比環境溫度,十足是個溫室。

楊明志的腦子一直非常活躍,和妻子不同,他並不討厭甜菜根燉牛肉的味道。

甜菜,它是蘇聯榨糖的唯一農作物,純粹的砂糖亦是軍人可以迅速恢復體力的寶貝。砂糖當然還有另一個好處,我們可以理解為它就是能量的結晶,它極度的耐儲,只要保持乾燥儲存十年都沒問題。

蘇聯在大戰之前,從瑞士那裡學到了製作奶糖的工藝。當然蘇聯本身就有傳統的糖塊製作工藝。

戰前,糖塊是孩子們的享受的寶貝,如今它成了戰士保命的手段,尤其是針對病號,由砂糖分解而出的高純度葡萄糖,靜脈注射給予他們活下去的能量。

可以實現西伯利亞地區天才的增產嗎?當然可以!

畢竟在另一個位面,崩潰後的蘇聯,其中的俄國西伯利亞的蔬菜種植,幾乎都是中國僑民在做。

似乎這非常荒誕,然而它是一個事實。

勤勞又智慧的中國人有手段對抗西伯利亞的寒風,那就是先進的塑膠大棚技術。

本身該技術是荷蘭人最先使用,美國等國將其進一步發展,它是十足的舶來品,然而在中國人手裡得到了最為喜人的擴充套件,以至於中國的南極科考站也建成了“塑膠大棚”。只不過塑膠薄膜變成了透明的玻璃,南極白晝不是很強烈的陽光,照樣得到應用。

這一次李森科突然造訪,他還是樂意說說自己的成就,並問起了非常關鍵的事。

那麼,有什麼事是對於李森科非常關鍵的?

在一間小屋內,昏暗的燈光下,打扮得好似熊的李森科繃著一張老臉,問道:“別列科夫同志,您到了莫斯科一定見到了斯大林同志。他有沒有提到科學院?有沒有……提到我?”

“您……”楊明志不禁一怔,李森科這是什麼意思?

哦,事情看來非常簡單。

楊明志故意說:“啊,斯大林同志提到了您了。他跟我說他非常重視新西伯利亞,非常重視科學院在戰爭時期的貢獻。他希望廣大的科學工作者在自己的領域支援衛國戰爭。部隊有著諸多訴求,例如需要更多的糧食,更好的武器。所以我告訴斯大林同志,我會研發更多更優秀的武器。”

恍若一棵老樹生了新芽,李森科乾癟的臉突然紅潤起來。他興奮的問:“啊!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生產更多的糧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