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旗語和口哨,靶子後面土坑裡計程車兵知曉打靶已經結束了。
短暫的打靶時間給予這位士兵是巨大的心理刺激,今日測試的不是一款新式步槍和輕機槍嗎?怎麼火力相當於重機槍?士兵一直蜷縮在坑裡,在其正上方一片不大的區域正是子彈的密集落點。
連日來氣候相對乾燥,子彈弄得塵土飛揚,當士兵站起身,他第一個動作先把身上厚厚的塵土拍打幹淨。
他接著爬出土坑,赫然看到靶子上密密麻麻的彈孔。
“這……究竟是怎樣一種武器!”
一介小兵的內心都被震撼了,然而他只是一介士兵。
他不敢怠慢,猛地拔掉深深插在土中的標靶鐵桿,接著拖拽著整個靶子就往靶場的發射點走去。
沒有經過多久,士兵將標靶拖到了射手,乃至斯大林本人的面前。
靶子送抵了,圍觀的所有人屈從於好奇的本能紛紛聚集而來。
費德洛夫和幾位最具專業素養的槍械工程師們,他們無畏於斯大林的氣場,直接湊到靶子邊。當然,斯大林也需要這些專家為之講解。
靶子就平擺在地上,場面令圍觀者震驚,甚至於槍械射擊者、射手本人也為之震撼。
楊明志不禁扶扶自己的眼鏡,只見這幅鋼板人性標靶,它本身是一個奔跑人形的形象,鋼板上密密麻麻布滿彈孔。更瘋狂的是,在彈孔的四周,鋼板也都凹了下去。
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子彈飛行了四百米後依舊保有很強的動能,子彈打穿了三毫米的鋼板不假,還對周邊的鋼板帶來巨大壓力。
此情此景,斯大林陷入興奮,也對烏斯季諾夫急切的命令:“快點,你快數數有多少個槍眼。”
到了現在,伏羅希洛夫知道自己的賭局已經輸了。事實就是如此,自己只能表示遺憾。
不過,看到了這番驚人的場面,大清早的跑到內務部的偏僻靶場,此行確實不虧。
楊明志蹲在靶子邊,很快,烏斯季諾夫一臉驚訝的蹲在其旁邊。
“別列科夫同志,你已經取得很大成功。現在,我們得把彈孔數清楚。”
“是!我現在很激動,讓我們一起來統計。”
這兩人蹲下,很快,他們的周邊聚集了更多的人。
幾位蘇聯的高階領導人,最具盛名的槍械設計專家,他們完全放下了身段,圍著鋼製標靶站成一圈。
烏斯季諾夫奉命統計彈孔,然而當他數到第五十的時候突然猶豫不決。
“糟了!”
“您怎麼回事,同志?”楊明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