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格加廖夫的成名作就是有著大轉盤的輕機槍,其工作原理,的確是參考了費德洛夫的研究成果。
至此情形,楊明志馬上插話:“是的,您的著作基於我很大的啟示,在座的其他人也給了我啟示,我在戰場上也得到了一些彌足珍貴的經驗,才研發了蘇聯的第一款突擊步槍。”
“但是!”費德洛夫睜著一雙大眼:“您用的是另一種子彈,我曾和西蒙諾夫同志聊過,我們多年前就對這種子彈頗為擔心,沒想到您在全力研究它的潛力。”
西蒙諾夫亦是插話:“我不得不有所懷疑。我研發中間威力步槍彈,是竭力將衝鋒槍的優勢和步槍的優勢融合?我們沒有進一步的研究戰爭就爆發了。我這裡其實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果那些報告上的資料都是真的,我真的很高興。”
“您過獎了。”到這裡,楊明志順水推舟的編了一個幌子:“我軍部分裝備的svt40幫助我們在後方的游擊隊大忙,我們也非常喜歡,我也很喜歡衝鋒槍的火力。我的確是將兩者的優點融匯在一起,現在我真的只能感嘆我的運氣,沒有經歷什麼波折,樣槍在新西伯利亞的靶場表現的非常好。也許到了莫斯科,我的運氣依舊。”
是運氣?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費德洛夫可不覺得別列科夫這一年多來全靠的是運氣,此人的資料簡直是記載了這個別列科夫就是個打不死的狂戰士。
“但願您的樣槍依舊優秀,這樣,我們就能好好教訓那些德國人。”
在場的諸位巴不得楊明志的新武器取得巨大成功,哪怕他就是個實實在在的競爭對手。
在大義面前,捷格加廖夫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還是默默的表示支援。
送來的樣槍有兩種,其中一個是全重僅有九公斤的新式輕機槍。今天的別列科夫親自肯定那些報告的內容完全屬實,想想看,安裝75發大容量彈鼓,全槍重量僅有九公斤,西伯利亞方面的測試又很不錯。
在感受到強烈競爭威脅的同時,捷格加廖夫如何不好奇呢。
難道西伯利亞的傢伙們都是怪物嗎?為什麼我們造不出這麼輕的輕機槍?!
被一種蘇聯槍械研發領域的大佬們強烈關注,楊明志的小尾巴也翹起來。
他此刻非常興奮,興奮至極狀態下更是張開雙臂,鄭重其事的宣佈一件大事。
“同志們,我們的樣槍相關的全部圖紙全部打包帶來了,它們被內務部保管必然絕對安全。今日,我將檔案全部送給你們。我覺得我的樣槍,無論你們如何看待它,它的確有自己的精妙之處。諸位可以盡情的從圖紙上獲取靈感,我絲毫不會介意。”
大家都知道別列科夫把圖紙也帶了回來,其實帶不帶都是無所謂的。
各個槍械設計局都有一票高人,逆向研究的本事相當了得。
拿走一支樣槍再一搗鼓,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但楊明志的這番話,充分證明了自己國際主義戰士的無私精神。
其實,不管楊明志是否樂意,他帶來的圖紙註定會立刻面向全聯盟的相關工廠所公開。
固然圖紙是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的重大科研成果,蘇聯對“智慧財產權”的定義非常特殊。楊明志和他的夥計們搞出新武器的設計藍圖,它是知識的結晶,亦是國家和人民的財產。
蘇聯不支援“專利”這種概念,想透過出售“專利”盈利等行為更不可能。當局認為,如果這是合法的,那就是直白的資本主義行為,怎能許可呢?
但科技發明會得到國家的一筆高額獎金,除此外,發明者獲得的個人聲譽、終身待遇等,可是不能小覷。
此刻的楊明志還沒有意識到,包括改進rpg(烏斯季諾夫認為就是改進蘇聯原有的設計思路)、發明飛魚火箭炮,它們的成功還意味著一筆鉅款。
斯大林科技獎,楊明志沒仔細考慮過這件事,其實再給他的140萬盧布的綜合性鉅款裡已經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