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81章 斥責 (1 / 3)

要調動數百萬人進攻,極其考驗最高指揮官的能力。就算指揮官能力拔群,也不可能給每一個士兵下達周密任務,最多也是給師長下命令。兵力多通常意味著實力強勁,但若指揮層出了問題,嚴密的防線就出現破綻,龐大軍隊容易各自為戰,即被各個擊破。

陣線避免穩定,戰壕必須深挖,地雷必須多埋。主動後撤造成誘敵深入,若操作不當就滿盤皆輸。何況攤上個對軍隊主動撤退暴跳如雷的統帥斯大林,波諾馬連科很清楚曾經的西北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是死因,主動撤退是不能撤退,就算有著更大的謀略也不能撤。

當然,集合戈梅利戰役時期的資料,別列科夫將軍就是用“違規”的戰術,逐個鯨吞了成建制的德軍部隊,而令人細思極恐的事,他指揮的部隊以誇張的機動性做出極其複雜的戰術運動,才取得了成功。

如今的蘇軍,有那支部隊擁有如此強組織度?呸!新組建的步兵師,一萬名官兵能死守崗位,逃兵數量能夠微乎其微,那就是奇蹟了!

本時空的大國作戰,普遍選用簡單高效的“鉗形攻勢”。

波諾馬連科也是認為“鉗形攻勢”就是萬能戰術,它戰術目的狠毒,也不需要複雜的戰術任務。真正能決定戰役成敗的,也在於敵我雙方,誰能夠最先勝利完成鉗形攻勢,將對方包圍殲滅。

他尋思了一會兒,緩緩說:“如果我們的目的是最終消滅敵人,只要構成一個嚴密的包圍圈,就成功了。至於如何造就包圍圈的結果,也許不必拘泥於一種戰術。”

“是的。”楊明志肯定道:“我認為,襲擾戰、炸鐵路、打伏擊,等待小規模的破壞行動,只能令游擊區自保,最多是支援友軍作戰。您現在認為,透過大規模的小型破壞,能達成量變成質變的目的,是比較難實現的。想要取得勝利,還是要打大規模戰役。”

“這……您這麼說,我糊塗了。”

“並不難懂嘛。”楊明志一臉認真的說:“當游擊隊非弱小時,頻繁的小規模破壞是最佳手段。不但打擊敵人,還能透過繳獲各類物資滿足自己生存需求。”

“對,大部分遊擊分隊就是這樣的戰術,也只能這樣作戰。”

“當部隊的兵力擴充到一定程度,就應該主動出擊以應對新形勢。但敵人也會展開大規模的圍剿行動,難道要像正規軍那樣建構防線,去打陣地戰?那是不可取的。我們要把敵人引誘儘量,待其疲憊時在猛烈進攻。整個戈梅利戰役,我們奉行的實際是這樣的戰術,直到進攻列奇察之前,我們的損失遠小於德軍。但是您……”

說起來,是誰下令了部隊強行進攻列奇察?就是這位波諾馬連科下令,薩林奇金和耶夫洛夫認為必須無條件執行。

既然波諾馬連科就在這裡,楊明志情不自禁繃起嘴,說出自己的矛盾與糾結。

針對列奇察的戰鬥可是整個戈梅利戰役期間,戰鬥最為激烈、己方傷亡最為慘烈的戰鬥。楊明志站起身,就對著辦公桌筆直的站著,目光直視波諾馬連科本人。

“您命令我們進攻列奇察,以支援北方作戰的友軍,就結果來看我們完成了任務。”

“是的。”

“為了這一戰,我們第63集團軍損失慘重!甚至……甚至把家底都快賠進去了。”說到了激動處,楊明志甚至雙手扶著桌子,伸著腦袋一副苛責的姿態。

“我們的部隊中,有一萬兩千人最為精銳。在七月上旬和德軍634師的血戰中,精銳部隊戰死了一半!我們上報了部隊面臨的巨大問題,但您在這個時候認為遊擊運動面臨了巨大優越戰機,遂派遣各路大型游擊隊介入戰鬥。

您說您昨日和茨岡人、紅十月的兩位大隊長相談甚歡,可是您也必須清楚,正是因為您的決定,將已經高強度戰鬥了四個星期的我們拉上戰車。

我絕非是反對友軍主動進攻,如若在錯誤的時機展開進攻,就會造成恐怖的損失。

尊敬的總指揮同志,我現在就站在您的面前,我不得不告訴您,因為我們第63集團軍基本喪失了全部精銳,不得不全面武裝起婦女和兒童。這些所謂的新兵嚴重缺乏戰鬥力,他們只能針對游擊區自我防衛。至於想要繼續進攻,已經沒有實力了。

既然您認為我是同級的朋友,那麼我就以摯友的立場告訴您。

您錯了,而且錯的很嚴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