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的新西伯利亞市,馬拉雪橇陸續出現在城市的大街上。
降雪持續,它何時停歇不得而知,當地人唯一知曉的只有一件事,當水泥公路再度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肯定要到明年春天了。
從今日凌晨開始,持續時間近乎半年的“冰雪季”正式開始。
整個城市換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是因為寒冷與交通不便,居民更可以拿出大把時間宅在家裡。
可是所有的軍需工廠絕對不能停歇,礙於交通的障礙性,大量的工人不得不將大量時間消耗在暖氣供應正常的工廠裡。
基於這種現實,大量的木質板房開始在各個工廠的空地興建,不為別的,這些通了暖氣的板房將作為工人們的臨時宿舍,甚至許可工人家屬也住進來。
烏莫夫即將擔任分割後的新西伯利亞州州長,職位上升,身上的擔子也更重。
之前,新西伯利亞州有四座大城市,目前就只有新西伯利亞市、克麥羅沃和託木斯克三座人口超十萬的大城市,至於其他的城市,人口往往就兩三萬的樣子。
這其中,新西伯利亞市的一百五十萬人口決定了自身巨無霸的地位,其他的城市,簡直就是配角。不能指望那些小城市做些什麼,既然小城市總是林立在鐵路線周圍,它們最重要的工作顯然只有一個——保證冰凍時期的交通線暢通,這就足夠了。
1942年,鄂木斯克合法的從新西比利亞分割出去,在可見的將來,烏莫夫明白,東邊的克麥羅沃的分割也只是時間問題。
原來的新西伯利亞州太大了,幾個大城市相距往往有五六百公里之遠,指望州長戈洛夫斯基和他的少量同僚管理這一的龐然大物,行動能力肯定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蘇聯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從西伯利亞和遠東,“榨出”當地的戰鬥力去抵抗入侵,這就使得斯大林非常需要西伯利亞方面有著巔峰狀態的組織動員性。
傳統的“封疆大吏”模式不再適合當前的戰爭,龐大的新西伯利亞州分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直接對莫斯科負責,彼此間開始競爭,綜合能力一定會迅速上升。
當然,這裡面還有更深層的意思。
烏莫夫非常清楚,現在的局勢很像是二十年前的國內戰爭時期,那個時候波蘭干涉軍不也直接打到了頓巴斯?而日軍的七萬人不但在西伯利亞南部轉了一圈,還試圖建立一個傀儡的“遠東共和國”。
現在能支援聯盟繼續作戰的就只有量大後勤基地:烏拉爾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
如果西伯利亞地區一家獨大,對於聯盟的致命潛在威脅都是永恆的,因此它必須被拆成幾個小州。
烏莫夫很慶幸,再開一次大會,鄂木斯克就正式分出去,未來幾年還有幾個城市陸續自成一州,自己的工作量會逐漸降低,所要承擔的責任也等比例降低了。
人已經五十歲了,剩下的時光還有多少?烏莫夫自知基本喪失了繼續晉升的資質,因為未來是留給年輕人的,擔任州長這一職位,就是自己這輩子的極限。
一輩子如此,已經足夠知足。接下來的時光便是將戰時新西伯利亞州治理好。
看起來,烏莫夫要管理依舊龐大的新西伯利亞州,他必然要處理五花八門又數目龐大的事件,實則並非如此。
看看當前州的人口,鄂木斯克分出去後的新西比利亞州,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各個集體農莊加起來,人口也才三百萬。
三百萬人口對於蘇聯的確是龐然大物了,不過想想莫斯科的情況,戰爭爆發前,莫斯科一隅之地就有五百萬人口!
烏莫夫目前只需要關注四種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