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洛夫的確把所有的圖紙和工藝卡片,完美的裝訂在一起。此人明顯有著不錯的工作能力,楊明志尋思著,自己今天要去幾個兵工廠提交新圖紙,隨從裡肯定得有個懂行的人。
反正僅僅帶著一個貼身警衛格里申科是絕對不夠的,屆時不能只有自己一人面對那幾位廠長不停的嘚啵。
既然多布洛夫有志做幫手,那就命令他幫著講解一番,他若講得好,即是自證能力。
已經是上午九點,過分的心力疲憊不是幾個小時的睡眠就能緩過勁的。楊明志不停的打了幾個哈欠,又擦掉眼屎,吃罷了早飯後情況還好一點。
且說早餐,今日的早餐無出其右的還是麵包,配菜依舊是土豆濃湯。
倒是安妮起床非常早,她和科學院的內務管理部門簽署了一份長期的腳踏車租賃協議,如此她凌晨五點就騎著腳踏車直奔大食堂的倉庫,拿著負責人之前批的條子,領取了滿滿一麻袋,足有五十公斤重的新磨麵粉。
麻袋就暫且放在廚房裡,楊明志還特意看了一下,麵粉都是全麥麵粉,它明明可以進一步加工,考慮到如今的蘇聯恨不得是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當做軍糧,麵粉自然沒工夫精加工。
全麥麵粉只不過口感粗糙一點罷了,楊明志實在忘不了大清早妻子的那種興奮的眼神,就彷彿麻袋裡的不是麵粉,而是金子。
“哥,這下你可要享福了。你今天忙去吧,等回來了,我親自給你做湯麵條,絕對讓你體會到咱們老家的感覺。”
就是這一許諾,楊明志真是充滿了期待。
如今整個蘇聯會做中式麵條的人屈指可數,甚至是義大利麵也是罕見的。偌大的蘇聯,軍人的主食多是麵包,而蘇聯控制區下的八千萬老百姓,基本是屈從於政策,以土豆果腹,吃得好無從談起,能吃飽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
就在莫斯科的時候,安妮已經從楊桃這裡瞭解到中式麵條的原理,萬萬沒想到,神奇的中國麵條,就是用木棍把麵餅擀成麵皮,摺疊一番後用刀切成條,然後放入熬好的湯裡煮熟。
相比於烤制面包,安妮真心覺得,還是他們中國人烹飪菜餚效率高,且口味更加複雜。
只是吃麵條有一個繞不過去的障礙——筷子。
把兩個木棍當做鑷子來用,那可能需要多年的練習,安妮自己的一番嘗試終究是失敗告終。
湯麵條,稍稍聯想一番它就是美味的,考慮到俄國人吃了上千年的麵包,如今還是用容積有限的烤爐烤麵包更務實。至少,沒有人會討厭麵包。
烤麵包需要一番準備,介於天氣突然冷了,多烤制一些也不必擔心腐敗變質,甚至於直接將預製的麵包放在戶外冷凍保鮮,未來的數個月裡,戶外的世界就是個大冰箱。
安妮尋思著,她可以快速的做出一批小號列巴,每一個足夠一個人一天的量。完成了這些準備,再就烤制幾個個頭特別大的,以作為隨時食用的儲備糧。
大號列巴是非常耐儲的,因為它總是被有意的乾燥儲存,以至於那不該叫麵包,而是麵包幹。對於這種堅硬的麵包,用鋼鋸切割,那難度不亞於鋸木頭。
“好吧,接下來大家的飲食就全靠你了。”
楊明志再對著安妮囑咐幾句,就離開了被火爐烤的熱乎乎的小廚房。
安妮這位優秀廚娘的存在一直令楊明志非常欣慰,現在好好想想,她一個人就有心負責整個設計局人員的伙食,至少她有信心自我證明可以負責這麼多人的餐飲。
楊明志不禁多想一些,有道是以後工廠建成了,配套的職工食堂必須要有。那麼,安妮可否作為廚師長呢?
吃飯的問題從不是小事,就是當下蘇聯給平民的食品供應有限,給予工人的伙食相比之稍稍好點。把有限的糧食做得盡善盡美,工人們吃著舒坦,工作也有力氣。
至少楊明志現在充滿了幹勁兒,一想到辦完白天的事,大概天黑後歸來的自己就能吃上妻子親手做的麵包,何其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