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越是聯想越激動,軍區司令加大了聲音,“二百米外的直徑一米標靶,一個衝鋒的敵人暴露面積也就比靶子小一點點。您看看靶紙是什麼情況?所有的靶紙,彈孔主要在五環以內!我的數學能力也能看出,僅僅是採取半自動模式,您的新槍就能極大機率擊中二百米外的敵人。”
“是啊,的確是令人震驚。”楊明志附和道。
“還不僅如此!”司令搖搖頭,他以資深軍人的姿態深入分析:“二百米的距離擁有極高命中率,可見到了一百米距離,命中率就更高了!它還有另一個優越性,一旦第一發沒打中,射手完全可以立刻補上一槍。您的新槍彈匣裡有三十顆子彈,士兵就是採取半自動模式,能夠更長久的高精度射擊。”
其實最初的靶場實驗本打算打擊一百米標靶,楊明志最後決定,為了驗證它的戰鬥力,靶子後調一百米,對此司令將信將疑的支援了。
原來,當前的新兵訓練營,由於給予新兵的訓練時間實在太緊迫,關鍵性的射擊訓練也被縮短時間,所訓科目一樣被削弱。
該訓練營計程車兵打靶訓練主要是一百米精度射擊,官兵在平整的靶場發射十發發子彈進行精度射擊考核,至於考核的及格線也很寬泛,十發擊中靶子五發就合格了。然而這樣的科目只能達到最基礎的射擊要求,距離實戰化的要求非常遠。
司令這樣的資深將軍何嘗不知道這一點,然上級的命令也過於嚴苛了,有腦子的軍官都知道,一兩個月把一群市民農民練成一直強兵簡直痴人說夢,僅就他獲悉的打靶成績,命令經過了兩週的打靶訓練,十發全部脫靶的笨蛋居然還存在。
奈何就是笨蛋也不能踢出隊伍,軍隊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也許到了戰場上,笨蛋的胡亂射擊,也能擊中某個敵人呢?這就行了。
反正到了戰場上,整個步兵師的作用性也是有限的。縱使十幾個步兵師都是弱旅,若是高階指揮官運用得當,弱旅聚集起來迸發的戰鬥力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是一種乘法運算。
所以不必要求個體計程車兵有極高的技戰術能力,正如試驗之前別列科夫將軍說的那番話,未經高強度訓練的新部隊,就是一群炮灰。
司令當熱也不喜歡這一詞彙,新兵訓練上或許的確該加強力度,也如別列科夫將軍所言,新式武器的裝備是增強士兵戰鬥力的另一種措施。
現在,軍區司令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新兵若是大量裝備所謂的突擊步槍,基本的瞄準射擊新兵至少明白,對著一個目標扣動扳機,縱使第一發打不中,後面的二十九發難道還打不中嗎?
一個步兵班全部裝備該兵器,短時間內就能傾瀉出三百發子彈,就是敵人中彈一發,整個人也極大機率不能戰鬥了,其實戰場上,受傷和陣亡的敵人就戰鬥本身而言,效果都是一樣的。
與此同時子彈消耗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不過子彈的生產終究是小問題。軍區司令獲悉,新槍所用的子彈實際就是本地兵工廠造的,可見其技術含量並不高,圖紙扔給許多工廠,大家能迅速量產!
子彈的成本終歸是小的,如果能給予技戰術水平窳劣的戰士高戰鬥力,就是子彈消耗增加五六倍也是值得的。畢竟前線若能少死很多人,敵人的囂張氣焰能更好的打擊,也省的後方大規模的強制徵兵最終弄出數以百萬計的寡婦孤兒日夜哭嚎了。
以上都是十發子彈的打靶成績,首先所有的射手都是經驗豐富之人,槍械也的確是好槍。如若槍械採取全自動模式,又是怎樣的結果?
他努力清醒了頭腦,問到楊明志:“現在,您該給我們演示一下,您的新槍如同輕機槍般射擊了。”
“好啊!是時候再做一次漂亮的表演了。只不過……”
“您有顧慮?”
“是有一點。我不能保證其他射手有我做的這般好,首先就由我展示一番。”
在楊明志的示意下,標靶被調整到了五十米。這一距離已經非常近了,但凡一個士兵,如果連五十米的靶子都打不中,部隊可以為其辦理退伍手續了。
五十米距離靶子,用栓動步槍或是半自動步槍還能脫靶,這是不可想象的。然而連續射擊的自動步槍,隨著射擊的持續,槍口跳躍愈發難以控制,越是瘋狂掃射越是容易脫靶。
現在的楊明志又把身著的毛衣脫掉,上身僅著一件軟料襯衣。他的褲腰帶裡還別上三個香蕉型彈匣,且說他現在的形象不怎麼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