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催生出大量新式武器,因為戰局的急迫性,絕大多數武器根本得不到大量的實驗就直接發給部隊,透過實戰檢測,那些是真的價效比上乘,哪些是廢物點心。
楊明志要搞新式槍械,殊不知,蘇聯境內的許多設計局、步槍工廠,乃至一些小作坊,都在研發新槍。
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的坦克就在八月底被擊毀,他的臉上纏滿繃帶,而今無聊的躺在後方醫院裡。他的頭腦沒有停止思考,縱使距離出院還有段時間,也被判定不適合繼續服役。他萌生出的生產更先進的衝鋒槍的想法,以增強配合坦克進攻的步兵的作戰能力。
別列科夫將軍在結束晚餐後,沒有再在833廠逗留,他直接坐著轎車回設計局。
接著酒勁的一番暢談,著實令駐廠軍代表伊萬諾夫對這位《真理報》大肆讚揚的“國際主義英雄”有了新的見解。
將軍是能征善戰的,除此外,將軍也是一名工程師。
伊萬諾夫對突擊步槍的概念瞭解,真的只侷限於夜裡和將軍的暢談,但是該槍械的前景,尤其是將軍提出的槍族概念,令他覺得潛力巨大。
軍代表的重大職責之一,就是駐紮工廠監督生產並反饋訊息。
每一週,伊萬諾夫必須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書提交給西伯利亞軍區。若是出現緊急情況,就透過熱線電話直接打過去。
833廠就在新西伯利亞市內,軍區的總部亦是在這座城市,只是相距略遠罷了。
楊明志完全不知道的是,伊萬諾夫個人覺得突擊步槍的事有著極其重大的積極意義,此事必須立刻寫成報告,次日一大早就親自乘車,繞開自己的上級,直接向軍區司令反饋。
清晨一到,伊萬諾夫帶著資料夾跑步闖入軍區指揮部大樓。因為他是駐紮新式火箭炮工廠的軍代表,那絕不是普通工廠,因而有著直接面見軍區司令的特權。
今日的天氣不太好,弄得許多人的心情也很糟糕。
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尼基塔·弗拉基米諾維奇·梅德韋傑夫中將,今天的精神狀況就不怎樣。
緣何?現在斯大林格勒的戰事非常激烈,作為重大兵員地的西伯利亞軍區被予以厚望。奈何,最大的工業城市新西伯利亞,它的軍工產能還不理想。
市民、村民,乃至森林中的雅庫特、蒙古、葉尼塞的獵人都被徵召入伍。他們換上了蘇軍軍裝,頂著船形帽,踩著全新的皮靴,至於手頭的傢伙,著實有些匱乏。
蘇聯當然是不缺輕武器的,只是烏拉爾工業叢集才是軍工生產的主力。西部大撤離的企業,絕大部分是轉移到烏拉爾地區,只有一部分遷移到新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州的幾個城市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人員需要安頓,工業母機需要就位,城市需要時間。
戰爭容不得等待,司令鬱悶之處就在於,他新組建的部隊,許多人在訓練營時有足夠槍械訓練,登上軍列時卻兩手空空。部隊在越過烏拉爾山後才能得到足夠的武器,並投入戰場。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實際情況呢?戰事太緊張了,個別來自西比利亞的軍隊,他們幾乎都走到伏爾加河了,才領到最基本的步槍。
今天和以往一樣,梅德韋傑夫中將在自己的指揮部內,與一票參謀,研究著新部隊的組建問題。又透過電話,催促州內各個兵工廠,加緊武器的生產。必要時還要和市長、第一書記等人開會。
龐大的西伯利亞軍區的司令,他的最大工作就是擔任“協調者”。他不必在前線領著幾萬人浴血拼殺,故而難以用軍功換來自己的升職,幾年下來,梅德韋傑夫依然是個中將。
當然,這個中將的權力卻是非常之大,責任一樣很重。
楊明志也是中將,而今失去了兵權,中將已然有名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