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小說最新> 第1744章 尼古拉耶夫斯基的支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44章 尼古拉耶夫斯基的支援 (1 / 3)

關於該怎樣管理一個企業,楊明志自詡有這方面的經驗。

他的確有這種經驗,尤其是針對軍工廠,可謂是老本行。

或許尼古拉耶夫斯基的工廠還缺乏正規性,他估摸著,大戰爆發後如大規模新建的工廠,從領導層到基層職工,又有多少人有經驗呢?

尤其是這位廠長,他可是當了很長時間民用工廠的領導。

僅就今日的參觀,楊明志深切的意識到,工廠必須從上到下進行一番改革。這是改革這方面,自己沒有絲毫的許可權,在此提出點建議倒是可以。

楊明志並沒有打算在此停留太久,兩個重要的廠房參觀完畢,是時候跟廠長說些關鍵性問題。

很快,在尼古拉耶夫斯基的帶領下,楊明志和隨行的裡固施科夫去了廠長辦公室。

“啊,一間樸素的房間,真是太樸素了。”

進了一片平房區的一間房,且說這間房,它樸素到裡面就幾張木桌,牆壁上的裝飾物,就只有馬恩列斯裝裱後的素描像,以及一面蘇聯國旗。

“將軍,這就是我的辦公室,您覺得如何?”尼古拉耶夫斯基問。

“還不錯。非常的樸素,比起市長同志的辦公室的豪華,我還是喜歡這裡。”

“是啊!市長他們太注重外觀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務實一些。尤其現在是戰爭時期,我們後方節約一些物資,也是對前線的另一種支援。”

後方的一些機關單位存在著鋪張浪費行為,這令尼古拉耶夫斯基非常不滿。他是個聰明人,縱使有不滿還是壓在心裡為妙。畢竟,工廠的生產資源和經費全賴上級的撥款!

“您口渴嗎?暖水瓶裡還有熱水。”他繼續說。

“既然您邀請,我就喝一點吧。”說罷,楊明志左看右看,“您難道沒有秘書?”

“秘書?算了吧。我的四肢健全,我還沒有老到需要他人照顧的地步。”

“好吧。”楊明志聳聳肩,考慮到蘇聯戰爭之前的平均年齡,這個老傢伙的年紀不算小了。

楊明志喝了半杯水,目光繼續掃視著房間。

尼古拉耶夫斯基,都說此人是個機智的老布林什維克,難道布林什維克就應該甘於貧窮嗎?究竟是這個傢伙喜歡節儉的生活,還是他真沒錢購置好東西?

是時候談談關鍵問題了。

到了現在,楊明志還不想貿然的切入主題。他坐在松木椅上熟練的翹起二郎腿:“廠長同志,我現在得出一個結論。你的工廠一天就能造出最多三四百支衝鋒槍,真是合情合理。”

“如果再努力一下,一天產量六百支也不說不可能。我願聽您賜教。”

“原因也非常簡單,你們的工人數量太少了。確切的說是有技術的工人太少,但我也不否認,您的工廠整體規模並不大。”

尼古拉耶夫斯基完全同意這個,他旋即掰著手指頭唸唸有詞:“裝配車間、各種零件的生產車間、負責運輸的排程車間、槍械的出廠檢驗車間,乃至我們的小食堂、配屬澡堂、廠區保潔。林林總總的人加起來有三百餘人,實際參與到槍械生產的則是二百人。我當然希望能增加些人手擴大生產,只是,有些人我是不想接收的。”

蘇式工廠採取的那種模式楊明志非常熟悉,工廠的領導層簡直如同一個大家長,工廠和宿舍區往往緊密的在一起,宿舍區內更有五花八門的配套設施。說白了,它簡直就是一個極度微型的城市,也有著古代俄國的農莊遺風,亦是他們自詡並自豪的布林什維主義的象徵。

但這種企業的最大弊端還是組織結構過於複雜,管理的難度可是比西方的企業工廠更為困難。

既然身在蘇聯,楊明志不想反對什麼,他也覺得這種模式充滿了人情味。尤其是在西伯利亞漫長的冬季,數百人住在同一個社群,一起工作生活,它是非常有利於生存的。

工廠的工人太少,聽廠長的最後一句話,楊明志實在莫名其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