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彷彿恢復了和平,九月五日,楊明志只接到一通來自盧比揚卡由拉林大尉打來電話。他以為上級會有針對自己的重大安排,真是萬萬
沒想到,大尉打電話的目的只有一個——問好。
一個忙碌的人不得不安靜下來,它恍若真正的假期,而那通“早安”為目的的電話,更是宣佈了今日就是難得的假日。
“呵呵,明明是星期六。”
看了一下桌案上擺放著的粗紙印刷的簡陋日曆,紙被撕到了九月五日這一天。
蘇聯目前施行一週六天的工作制,即便是戰爭原因,大部分工廠職工的休息日被免除,如今依舊有許多人,就要迎來週日的休假。
根據上級的命令,給予楊明志最終安排將在下週二給予答覆。
下週二就是九月八日,休假至少還有三天!
這是一個沒有電腦,電視也是稀罕物的時代。蘇聯的國家電視臺在1938年誕生在莫斯科的電視中心,他們定期錄製節目,奈何節目也只
能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能夠接受。電視節目是有了,電視機呢?當戰爭爆發前,全聯盟電視機數量還不到一萬臺。蘇聯剛剛從美國那裡學到
先進電視機制造技術,戰爭就爆發了。
大戰結束後,蘇聯的戰後重建速度非常快,電視臺重新錄製節目,電視機的大規模生產也提上日程。尤其是隨著人類步入太空時代,蘇
聯瘋狂的向近地軌道發射各類衛星,大量電視衛星上天,更刺激了全聯盟電視產業發展。
待到六十年代中期,蘇聯家庭的電視機保有量已經突破一千萬臺,並以每天一萬臺的數量高速生產。
按理說楊明志居住的這個宅子,內務部該給他配一臺電視機的。
這其實是非常不現實的,原因無他,戰爭爆發後,莫斯科電視臺跟著全體搬遷,而電視臺中的相當多精通無線傳輸技術者,統統換上軍
裝,成了通訊部隊一員。
沒有電視臺,倒是有廣播臺。莫斯科的廣播還是想全市和周邊地區播放訊息,至少宅子裡有一臺需要安裝錳電池的收音機,因每天播放
時間很短,想要打發無聊,楊明志估摸著,自己還是抓緊時間睡懶覺吧。
他就這麼在家裡呆了一整天,也是渾渾噩噩了一整天。唯獨傍晚時分,他催促妻子一起去廚房,操持菜刀激情澎湃的切土豆絲,方覺得
一整天沒有白過。
自九月四日上午買了一堆土豆,餐桌之上終於開始出現正兒八經的中餐。
燉菜湯的大鍋立在燒柴土灶臺上,楊明志用它來炒菜,如此烹飪著實令女傭安妮眼前一亮。
安妮很願意精進自己的廚師能力,自接觸到楊明志後,她才發現,比起將軍,自己的烹飪技術是在太遜了。
做飯消耗了更多時間,宅子裡的所有人,吃飯也變了花樣。
“真是無聊。明天我還是去城裡轉轉好了!”扔下筷子,楊明志抱緊自己的腦袋,又不禁打了個哈欠。
“還去買東西嗎?”楊桃問,“還是去那個市場?”
“不,隨便逛逛吧。我是個軍人,現在的生活是安穩,真是如同軟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