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規模搜尋中,幾乎每一個士兵都得到了豐厚的戰利品。
這些科夫帕克兵團的戰士,說實話他們大部分沒有受過真正的軍事訓練,軍容一般不說,在城破之後的表現也放肆至極。
侵略者都傷害或殺戮過他們的親友,他們的報復心順理成章的向著找到的德軍傷兵發洩。尤其是科夫帕克給予大家的命令,即徹底消滅敵人,不留活口。
部隊不收戰俘,那麼敵人的傷兵在死之前,難道不該受到一番蹂躪嗎?
相當數量計程車兵,以他們能想到的最殘酷手段,對著德軍傷兵拳打腳踢,以至於有的人居然對著屍體撒尿。這類行為在正規部隊發生並被政委發現,最輕也是關上三天禁閉。但在莫濟裡,科夫帕克有意的放縱他的部下。
如此看來,伊戈爾要是真的把那個抓獲的德國男人交給科夫帕克,那還不如直接槍斃,彰顯仁慈。
因為在科夫帕克兵團中,如果有誰說,應該對抓獲的戰俘好一點,這個言論本身就會遭人懷疑,甚至被當做潛在的叛徒審訊一下。部隊戰鬥與生活一直處於危機中,兵團政委魯德涅夫,也不得不用強力手段,維持住部隊計程車氣。所以,維持住士兵對敵人的仇恨,就是非常實用的凝聚士氣之手段。
可是這番手段,在莫濟裡破城後,體現給魯德涅夫的就是部下的殺人狂歡。但他沒有阻止部隊的行動,只是差人下去,命令部隊發現敵人傷兵直接槍斃,切不可大動私行發洩球情緒。
部隊士兵的精神文明建設,這屬於魯德涅夫的工作,所以科夫帕克並不在意部下的舉動,。
戰鬥基本結束,一道火牆和普里佩特河分割了敵我雙方,偵察員彙報,德軍繼續向河畔灌汽油,迫使火牆繼續維持著。
“德軍不打算過河,也害怕我軍過河啊!”科夫帕克對巴爾岑說,“戰士們已經在搜尋戰利品,我軍的初步傷亡統計也下來了。我軍的傷亡並不嚴重,是該向上級彙報戰況了。”
巴爾岑回應:“彙報完之後,我軍理應撤出城市。再說了,您的部隊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如同一群土匪。”
“是我治軍不嚴。我會立刻撤退,不過如果可以,我打算多逗留一段時間,至少進一步的搜尋戰利品。”
……
一份振奮人心的電報,發到了一百公里外的遊擊共和國。
它在早晨十點半發來,在此之前,鐵匠村的集團軍指揮部,即收到了喜訊,也收到了警報。
此時此刻的指揮部內,楊明志打著哈欠,他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因為戰鬥的結束,當然不會因為蘇軍主動撤離的列奇察就告終,德軍第100軍來勢洶洶,如果他們全體南下死戰到底,遊擊共和國只怕要進行最壞的行動——全體撤退。
所謂撤退,就是渡過第聶伯河,撤入切爾尼戈夫州於第聶伯河左岸的廣袤森林中。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楊明志認為,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會發生。
莫濟裡的戰況楊明志只知道戰鬥於早晨打響,幾乎同時,列奇察方面撤退的部隊,會彙報德軍開始全面攻城,最後的守軍做著掩護性抵抗。
“現在,紅十月和茨岡人,兩支大隊的主力已經完全脫離的雷區,他們最快可在下午抵達德尼普拉澤地。他們接著會透過索日河的淺灘。我們撤出列奇察的軍隊正緊隨其後,今天晚上,怕是有兩萬多人,會在那片沼澤地過夜了。”耶夫洛夫對當前的局勢稍稍總結了一些。
就在七月三十日,各路蘇軍部隊勝利的脫離戰鬥,唯有莫濟裡地區,蘇德雙方還在激戰。
楊明志明確的表示:“我們必須做好軍隊的接待工作。真是糟糕,德尼普拉澤地的對岸就是炸平了的洛耶夫城,因為德軍371師的緣故,我們的工兵部隊已經南撤到米西渡口了。如果沒有德軍371師的阻礙,我軍可直接從洛耶夫渡河。”
“我聽得出您似乎有些無奈?”福明安慰的說,“德軍371師主力已經北上,留下來的只有防守的能力。無論敵人還會怎樣做,在未來兩三天內,我們不用擔心他們會南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