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見鬼,你們若是來得來遲,難道讓我們以再損失大量德意志男兒的代價,去攻下列奇察。”
師長格努斯氣憤不已,他不理解友軍是遭遇了怎樣的夜襲,會迫使五千人的大軍突然就地紮營,總不會蘇軍的游擊隊在面對有大量重灌備大量兵力的德軍,還能佔得優勢?
既然通訊中,友軍並未說明自己傷亡很大,只是非常擔心遊擊隊再次大規模夜襲,不得不就地防禦。
如此,格努斯也只能希望,友軍會在約定的時間,至少要在太陽昇起後,抵達列奇察城下。
結束了通訊,被戰局折騰一整天的格努斯經歷憔悴。兩天時間投入一萬五千發炮彈,這種史詩級的彈藥量居然還不能殲滅城內敵人。如果把炮轟不利認定為蘇軍是一群土撥鼠,分明就是典型的推卸責任。格努斯自詡只有一個將功補過的辦法——必須在明天攻破城市。
格努斯躺在大帳中的行軍床,他沒有脫去軍裝,一本聖經放在自己胸口。
“上帝啊,我請求您的幫助,如果您眷戀我們,就祝福我們明日擊敗那些無神論者……”
格努斯並非絕對虔誠的人,這種時候,也只有禱告能讓他混亂的腦子冷靜下來。
結果,他剛剛睡下不久,衛兵就驚慌失措的衝進帳篷,毫無禮貌的大喊:“師長!俄國人反攻了。”
格努斯被驚得跌到地上,他清醒之後,迅速鑽出帳篷,看到了遠方的列奇察正火光沖天。
……
“兄弟們,靠著牆行動,儘量靜悄悄的,不要擦槍走火。”一名排長如此教導他的部下行動,也只有悄無聲息的行動方式,才能取得夜襲的優勢。
拉夫連季將部隊拆成排一級的作戰單位,並於晚上十一點發動夜襲。
不同於小沃曼斯基在九點擅自搞的大規模襲擊,拉夫連季的行動更講究策略。
他獲悉,德軍佔領了列奇察小學後,將滿是彈坑的操場變成了臨時的傷員安置處。或許進入夜間後,德軍應該會轉移傷員,但小學的那個操場,那片相對開闊的區域的戰略價值非常重要。
“如果德軍在小學建立一個迫擊炮陣地,他們就能沒完沒了的使用80毫米炮彈轟擊。我們必須消除這種可能性,所以我決定我軍我反擊,就以列奇察小學為目標。”
拉夫連季的決定得到了諸如葉甫根尼和羅沙科夫等人的認同,尤其是資深炮兵多羅寧,他振振有詞。
“如果我是德軍,我一定會利用那個操場。畢竟城內的開闊地只有三塊,中學、小學和火車站。目前也就小學操場地域相對開闊。”
沒有任何的意義,蘇軍將夜襲的重點,定在列奇察小學。
蘇軍現在可用的兵力不多,其中284師的部隊僅剩下一千五百人。戰爭不斷的淘汰隊伍中的弱者,活到現在的,每個人都有不錯的技戰術。
拉夫連季將部隊突擊縮編成三個營,每個營在縮編了十二到十三個排。全部的一千五百人將作為夜襲的主攻力量,所有的獨立團則在原地防衛。
各個排都有自己的初步任務,在完成後,他們將逐漸向小學靠攏。
當然,德軍也佈置了一些防禦措施,不能單純的指望士兵用血肉之軀去衝鋒德軍的機槍堡壘,在夜幕中,德軍只要架上幾挺機槍,都將對蘇軍造成巨大阻礙。
必須短時間內打出一個缺口,必須首先施行火力打擊,如此,拉夫連季果斷想到了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