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的道路必須能夠承載二十噸重的車輛?此巨大的要求完全超出人們的想象。
遂當即就有許多人質疑,修路是應該的,修如此高階的路是否有必要。
它的確非常有必要!
面對質疑聲,提出此計劃的楊明志迅速表態:“修建能承載二十噸重車輛的路是有原因的!這絕非我的突發奇想,我們修一條這樣的路,並非僅僅是我們自己使用。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年後,紅軍主力的坦克能順利的透過這片沼澤地,以向北進攻!
因此,我們必須修好這條路。”
有的人頓時恍然大悟,有的人還非常迷茫,亦有許多人理智的看待司令的決定。
佩羅尼斯基,戰役已經結束,他回來後又開始兼任“修路隊長”的工作。他這個隊長並非要下到基層,其主要職務已經是訓練軍隊,真正做實事的是其以前的部下,一個姓伊瓦申科的快六十歲的老鐵路職工負責。
司令要修路,佩羅尼斯基和伊瓦申科都參與此次會議,兩人對此事非常敏感。
因為當前的鐵路運輸對遊擊共和國已經非常重要,畢竟鐵軌是鋪設好的,道路也是筆直的。當下有兩臺蒸汽火車頭,每天都在三個集體農莊穿梭,運輸大量物資。
固然畜力運輸也非常重要,因照著地的泥煤資源非常豐富,乾燥後的泥煤是極好燃料,這使得鐵路運輸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不像是馬匹,還要準備大量草料餵養。
修一條高規格的公路以使得運兵方便,那還不如修鐵路來得舒坦,因為在本時空,任何人都覺得,鐵路運兵才是最高效的手段。
伊瓦申科舉手起立,他先是自我介紹後,先是支援楊明在意見,接著申請自己能上臺說說。
“很好,鐵路建設也是非常重要,您是專業的鐵路工人,您請!”
楊明志主動退下來,順便喝些水溼潤喉嚨。
他抿著水杯,注視著這位一臉鬍鬚穿著揹帶褲的老人,拎著一些檔案走上臺。很顯然,為了本次會議他是有備而來!
遊擊共和國是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微型加盟共和國,體量再小,目前也是有鐵路運輸部門的。
原本的戈梅利火車站還活著的那一小撮職工,一部分在沼澤地做起了老本行,一些人則去教授戰士如何炸燬德軍控制的鐵路線,另有一些人在兵工廠,擔任鋼軌制造顧問。
蘇聯繼承沙俄時代的寬軌鐵路,而德國等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是窄軌。到了遊擊共和國,鐵路更窄,當然其上跑著的列車也更小。
這裡的鐵路線完全是按照“礦山軌道車”標準建造,設計初衷只是單純滿足遊擊共和國核心區的物資運輸罷了。
軌道大部分路段所使用的鋼軌,依舊是堅硬的櫸木包裹鐵皮,只有部分容易損壞的路段被換成純粹的工字鋼。鐵路整體是比較脆弱的,勝在它修善效率非常高。因為鐵路部門訓練了一批村民,組建了專門的築路修路隊,就是鋪設新的鐵路,伊瓦申科有著極大的信心。
伊瓦申科代表鐵路運輸部門,提出了新的鐵路修善計劃。
“我們應該將鐵路線延伸,不僅僅是延伸到硫磺礦場這麼簡單。我們要修建一條通向霍姆尼奇的鐵路,以及通向普里佩特河右岸定居點的鐵路。這兩個據點是我們的外延防禦重鎮,是遊擊共和國的北大門和西大門。修建鐵路後,原本北上要走一天半的路程,只需三到四個小時即可抵達,軍隊效率增加,使得我軍機動性加強。
我們修完鐵路,也完全不用擔心德軍可能利用我們的鐵路快速進攻我們的核心區。一旦有危險,我們即可炸斷鐵路線以自保。
總體而言,我們有必要增修這兩條鐵路!”
會場陷入聒噪,楊明志注意到與會人員大多在交頭接耳。
修鐵路本身就無可厚非,既然鐵路部門已經提出了修建計劃,當然是支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