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難民湧入黑土村,對他們的安置工作正有條不紊的進行。
雖然指揮部計劃興建多個集體農莊,以安置所有的難民。大量新房屋需要時間建設,難民真的入住新農莊還需要一些時日。
和難民一同來的,還有上五十個德軍戰俘和一百個偽軍。他們作為俘虜,在抵達黑土村後以及被頂著藍帽子的內務部的幹員控制起來。
被蘇軍抓住會是怎樣的下場,德軍戰俘一路上都在猜測,這夥兒蘇軍像是正規軍,如果想處死自己就不會留到現在。他們還有一點生存的念想,至於那些偽軍士兵,幾乎都斷定了自己被處決的命運。
沒有誰比偽軍更瞭解蘇軍的政策,對付叛國者,難道不是一顆子彈的問題麼?
偽軍沒有被處死!
十日下午,這些走了上百公里的人被聚集在鯰魚村一偏僻的角落,一名基層政委宣讀起他們的罪狀。
“你們背叛祖國為敵人服務,你們必須用勞動,為你們的叛國行為贖罪。”
給予他們的處罰,就是送到硫磺礦場成為挖礦的苦力不停勞動,罪罰何時終止不得而知。
給予德軍戰俘處罰也是如出一轍,礦場為此將得到一百五十名“礦工”,不過德軍和偽軍的待遇是不一樣的。
這些人在抵達鯰魚村後,吃了點東西就被接管他們的民兵押送著,轉道向南朝著礦場方向走去。
對於這夥兒人,他們無權享用交通工具,最後的行軍之路也不得休息。長久的行走,許多人變得步履蹣跚,他們稍有磨蹭,即遭到民兵的鞭子或槍托毆打,就如同趕牛一般,驅使他們前進。
按照計劃,這群人抵達礦場後,如果太陽還高掛著就立刻開始工作。
“我們可以不處決戰俘,但他們必須對得起我們給予他們每天的土豆,勞動必須立刻開始!”薩林奇金對戰俘是不屑一顧的,尤其是對那些叛徒。在他看來,這群傢伙就是累死了也是死有餘辜,當然,人民需要他們提供廉價的勞動力。
有的人皮靴磨爛了,有的人渾身痠痛,還有人鬧了肚子一褲子汙穢。
民兵不可能可憐他們,若不是有軍紀壓著,怕是有的民兵會因為喪子之痛,向著戰俘戳以刺刀報仇。指望苦大仇深的民兵更溫柔的對待他們,能平安的走到礦場就是莫大的幸運了。
礦場方面,當地的守軍已經獲悉會有一批新的戰俘抵達,迎接這群人就成了守軍的新任務。
長久以來,駐紮在礦場附近的是女兵團喬舒雅的部隊。屬於該部的戰鬥在十天前就結束了,部隊在霍姆尼奇短暫的佈防,後被調回原有的軍營。
經過戰役,能活下來的女兵都堪稱老兵,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成為正副班長的資質。因為大量難民湧入,其中的女青年被勒令參軍,因此女兵部隊的規模已被瞬間擴充了六千人!
新的部隊要抓緊訓練,喬舒雅的團得到了新的兵力補充。她當前負責指揮三個營,目前一個營(以老兵為主)已經回到了礦場附近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