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在白俄羅斯境內並沒有設立什麼大型的集中營、戰俘營,所有被抓獲的猶太人和蘇軍戰俘,大部分會運到烏克蘭和波蘭。
德軍在波蘭東部城市盧布林,建設了一個巨型集中營,也就是所謂的殺人工廠。
在戰爭爆發前,白俄羅斯境內生活著數十萬猶太人,尤其是其南部城市的猶太人,多數被德軍運到了盧布林。
那個被俘的德軍士兵述說的正是這樣一個事實。
“我們在彼得里科夫抓到很多猶太人,其中一些人當場就槍斃了。還有一些身體強壯的,他們被帶走後,被送到南部的森林中。在圖羅夫南部有個叫布克察的村子,那裡就是關押倖存猶太人的地方。”
這個戰俘對名為布克察的村子知之甚少,他也只知道,順著圖羅夫通向南方的土路,最終可以找到那個村莊。
僅僅的一個戰俘的供述,難免讓人無法完全相信。
萬幸的是,游擊隊找到了兩個倖存的女人,她們除了供述了敵人施加於自己身上的暴行外,也表示自己對這一帶的環境比較瞭解。
因為白俄羅斯的南部有著大片的無人森林,其中的人類定居點稀少而珍貴,居住於此的居民對周邊的環境都非常敏感。
這兩個女人的供述令巴爾岑和科夫帕克大為驚喜,因為在戰爭之前,她們不但對那裡熟悉,甚至有一個女人,實際是烏克蘭人。她就是1941年初從烏克蘭嫁到圖羅夫這裡,途中就經過了森林中的村鎮布克察。
她更是聲稱,雖然村鎮在白俄羅斯,其居民基本是烏克蘭人。
僅從村鎮名稱的字尾來看,科夫帕克也覺得那裡烏克蘭人居多,畢竟它是冠以“察”結尾的地域名。
布克察被選定為下一個進攻地點,未來的行動,部隊也無法再輕裝行動。
大量繳獲的物資要帶上,傷員和病號他們成為實在的累贅,處於情感考量,他們決不能丟下。當然,部隊行動慢一些也絕非壞事,征戰許久計程車兵可稍稍休整,以迎接未來更長久的武裝奔襲。
他們在下午四點撤出了圖羅夫,這時候雨也停滯下來。
透過城鎮南部的拋荒麥田,軍隊行進了四公里,便開始進入森林區。
“如果夜裡又來一場暴雨,我們可受不了。”科夫帕克憂心忡忡的對顧問巴爾岑說。
“所以,您打算就地紮營?”
“您看如何?我們可以立刻生火,無論夜裡是否有雨,我們至少能先把衣服烤乾,舒坦一陣子。”
巴爾岑點點頭,他以自己的經驗估摸著,既然之前下過一場暴雨,以後再下暴雨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稀疏的小雨可以忍受,就是潮溼的衣服令人渾身難受。
他奮力提提褲子,調侃說:“溼漉的衣服對我的傷害勝過敵人!我要是罹患爛襠,我就不要想著有兒子了。”
“哈哈!”科夫帕克放縱的大笑一聲:“您還是穿著衣吧!您畢竟是一個軍官,若是士兵效仿你,這森林裡不得到處是白色的猴子?再說,我們隊伍裡還有幾個女人,尤其是英雄斯佩洛斯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