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根本不知道游擊隊的位置,他們也沒有派出偵察兵到遠方搜尋,而是在城鎮的高處佈置些觀察員,時刻抱著望遠鏡不放。
如果不出意外,德軍根本無法找到游擊隊!
因為在接受平民時爆發了烏龍事件,亂戰的密集槍聲,在德軍聽來即是南方的悶響。
整個城鎮緊張起來,德軍團長富勒終於在下午弄清了游擊隊的大地位置。
“他們居然開槍了,他們在打誰?”
團參謀猜測著回應:“可能是那些平民?我早就聽說游擊隊對烏克蘭人並不友好,我的上帝,他們可能在屠殺平民。”
“為什麼?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他們既不願意為斯大林戰鬥,也不願意逃走,而是作為我們的順民。游擊隊認為這些人都是叛徒,所以全部殺了。”
“哎呦!真是太瘋狂了。如果他們進攻我們,豈不是……”富勒感覺到更大的威脅,他旋即下令進一步增強部隊的城防建設。
槍聲暴露了游擊隊的位置,富勒也因此有了主心骨。他趕緊給師部發去電報,繼續向師長請求增援。
他並沒有得到新的增援許多,所謂的援兵還是那五百個烏克蘭的偽警察,這些人已經走在的穿行森林的路上。
反倒是富勒的電報令這些援兵大為震驚,他渴望的援兵的確在前進,畏懼於被游擊隊打伏擊,他們的行動突然變得磨磨蹭蹭。原計劃援兵會在次日上午抵達,以當前的速度,能拖到後天。
如此一來,科夫帕克不進攻利爾楚奇鎮是非常正確的。
德軍在城市一圈挖了大量散兵坑,又挖掘了折線形的戰壕。德軍官兵以構築半永久野戰工事的心態來製作他們的戰壕,他們甚至用找到的麻繩編制起了偽裝網。
他們註定無法等到蘇軍的衝鋒!
八月四日晚,科夫帕克兵團帶著五千餘平民,艱難的趟水透過普里佩特河的支流烏博爾特河,成功抵達對岸。
普里佩特水系廣大,大部分的支流水深不到兩米。
如果兵團順利打下利爾楚奇鎮,不但能掠奪一番物資,也能經過橋樑迅速過河。戰爭中,對某些城市的爭奪往往就是爭奪其連帶著的交通線。蘇軍無論如何不可能幾個小時就拿下利爾楚奇,反倒會嚴重的損兵折將。
所以即便淌水過河令人渾身難受,為了早點回家,任何的困難必須忍耐。
所有人,無論是否情願都必須跳入一米深的河水裡,大家踩著滿是砂石的河床,艱難的向對岸入冬。
河水的溫度不高,這加劇了渡河的困難性。好在求生的本能驅使著大家紛紛上岸了,就是大家愣是淌水走過五十多米,大部分被凍得有些嘴唇發紫。
比起這個,溼漉的衣服成了巨大的累贅。尤其是隊伍裡的女難民,她們穿著傳統的袍子,如今袍子沉重不堪。孩子們的情況也非常糟糕,許多人乾脆渾身溼漉。
剛剛登岸,一些人就背靠大樹坐下來蜷縮一團瑟瑟發抖,看起來他們只想坐著讓身體好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