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調兵遣將需要時間,從威廉庫貝決定對普里佩特沼澤大規模圍剿,到部隊真正進剿,至少要好幾天籌備。
德軍將調集駐紮白俄羅斯的部隊,亦聯絡了烏克蘭的部隊。
因軍隊部署調整,德軍第634師全體調到了哥羅德尼亞,即那個曾被蘇軍第17遊擊旅猛攻的城市。之所以如此調動,全然是因為其師長亨得利森在處置城市騷亂中採取的手段過於殘酷。
德軍要肅清切爾尼戈夫城內的破壞份子,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方式,凡是被懷疑者都遭到的絞刑處決,這種刑罰在遭到重大襲擊後,便得更加頻繁。
城市陷入到恐怖中,無論烏克蘭族裔的市民曾是多麼討厭俄羅斯人或猶太人,甚至對德國人有多大的幻想。現在看來,自己的生命都朝不保夕,德國佔領軍簡直將烏克蘭人當做一群隨時可以捏死的螞蟻。
因此時間進入六月,切爾尼戈夫城內發生了十多起針對德軍巡邏兵的襲擊事件。經過一番審訊,襲擊者根本和蘇軍游擊隊沒有任何瓜葛,他們純粹是對殺死親人的德國人的血親復仇。
德軍對於這種襲擊事件立刻採取雷霆措施,殺的人更多的,事態也沒有像亨得利森預想的那樣穩定,反倒是城內越來越混亂。切爾尼戈夫曾被德軍作為傷病員的休養之地,如今它的這個價值基本蕩然無存。
這一切都是634師胡搞的結果,對此“烏克蘭民族委員會”也非常不滿。
最終634師被調到北邊了,這可不僅僅是因為其對城市糟糕的治理,亦是在於這支曾放了羅馬尼亞人鴿子,因其沒有救援羅軍第六師,羅馬尼亞人直接告狀到博克元帥那裡。
德軍當然要給與羅軍一個交代,加上634師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他們被調到北邊就合情合理了。
師長亨得利森軍銜降一級,參謀長施密特罰沒半年的獎金,全師官兵整體送到哥羅德尼亞。
切爾尼戈夫的佔領由新來的705師取代,最終這片區域由德軍的三個師防守。
634師的工作從治理城市,演變成防備哥羅德尼亞的機場,以及負責切爾尼戈夫北部鐵路的安全。他們迴歸了老本行,變成了機動兵力,面對著時而發生的游擊隊炸斷鐵路的險情,他們果斷出擊驅逐游擊隊,再化身工兵迅速修路。
亨得利森對現狀滿意嗎?怎麼可能!
“笨蛋羅馬尼亞人,你們打仗一塌糊塗,居然把失敗的責任往我頭上推!俄國人怎麼沒把你們全部消滅!”固然那個羅軍師長被逮捕了,其反咬一口可是令亨得利森渾身難受。
他被集團軍司令批的一無是處,更是被元帥點了名。因為事後查明,切爾尼戈夫糧倉的大火,壓根就不可能是游擊隊埋設炸彈所致。大量的人證物質表明糧倉來自於外部襲擊,德軍也基本確定,的確是游擊隊使用了火箭炮武器歪打正著的點燃了糧倉。
城市的糧倉在大火撲滅後就迅速開始重建,因為再過兩個月,春小麥收穫後,倉庫裡必須堆滿今年的小麥。剩餘還沒損毀的麥子必須消耗掉。
在這1942年的6月,勒熱夫的拉鋸戰依舊如火如荼,列寧格勒的圍城大戰也尚不明朗。德軍要穩定住北部的展現,必須建立在充足的後方補給上!
德軍a集團軍群的位置並沒有大量良田,從德國本土和波蘭運糧食,並不能輕易的解決糧食供應問題。因而從烏克蘭這個大糧倉向北方調運糧食,就成了極佳方案。
切爾尼戈夫通往戈梅利的鐵路就是重要的運輸交通線,已經有大量的糧食運到北方了。時間到了六月,北方德軍的需求加大,這條鐵路線的運輸力度達到頂峰,以至於所有的支線鐵路都被調動。
蘇軍攻打洛耶夫的行動,無意間令德軍北上的交通線收到重挫,畢竟蘇聯在戰前就沒有幾條鐵路連通烏克蘭、白俄羅斯和蘇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