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大清早的天氣並不理想。空氣有些潮溼,天空也是陰鬱的,明眼人都看得出要下雨了。
對於沼澤地來說,降雨意味著麻煩!
時間已經是初夏,五月底時的白天最高氣溫已經能飈到二十度,夜裡也不再是寒冷的。今年的五月份降雨偏少,只有一次壯麗的傾盆大雨外,最多就是滴上零星的雨點。或許,足量的雨水都憋在夏季,亦或者本就多雨的秋季。
遊擊共和國的各個定居點都很重視防雨工作,村民的居所是防雨的人字形屋頂,在其上又多覆蓋了一層沼澤地唾手可得的蘆葦。這些所持在防雨之餘,也使得隱蔽性更高,唯一要擔心的,就是防火功能。
敵人的入侵威脅一直存在的,現在又多了一種威力巨大的空中打擊。廣大的平民為立功的機槍高興,但理智的他們知道,現在大家要做好偽裝,藏好自己不讓敵人發現!
而雨水則是一種不亞於敵人入侵的打擊,尤其是夏季和秋季,大量的降雨將大地變得溼漉漉,以至於到處都是潮溼的。人在這種狀況下只能憑藉著強大的耐性去忍,但難以抵擋的還是疾病!頻繁的打掃房子和頻繁的清洗身子和衣服,以及聽從貝茜卡醫生的忠告,將井水煮沸放涼後在引用,以及每天吃夠足夠的土豆,或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生病。
這些衛生舉措由各村的蘇維埃督辦,尤其是煮開水這項工作。
以往的白俄羅斯人沒有煮涼白開的習慣,身為醫生的楊桃很清楚既然煮沸的開水能給手術器具消毒,讓老百姓也喝煮沸一遍的涼白開,不也是極好的!她其實是單純的希望廣大平民不要因為頻繁的拉肚子到醫院,才出此決定。
現在,喝熱水的習慣正在遊擊共和國的六萬軍民間,逐漸變成了新的生活習慣。因為,或許就是這種好習慣,使得在這種惡劣的沼澤環境下,腹瀉率暴跌,而腹瀉患者被證實,基本都是喝了生水者。
對著天氣轉陰,軍民們也開始了防雨工作。
到了這天的中午,南方突然傳來可怖的轟鳴聲。老戰士形容這就好似南方正爆發著激烈的戰鬥,普通的平民則迅速回想起幾天前德軍飛機轟炸的恐怖。
這是南方的驚雷,很快,天空中低落下淅淅瀝瀝的雨點。
作為一個行動派,既然要著實開始造雷達了,楊明志的雙腳和他的腦子幾乎一同行動。就在前一天的晚上,他就將那正規的拳頭大小的磁控管抱在懷裡,甚至沒有再在指揮部多待上一會兒,就直接跑到了由他一手創辦的武器設計局的辦公室。
一旦進入工作狀態,時間的飛逝也置之度外。楊明志和波波夫等科學技術人員一口氣探討到了大清早,最終雙眼不滿血絲的眾人,終於堅持不下去。
他們奮戰一宿消耗了巨大精力,這些都是值得的,因為一宿的探討,雷達的基本藍圖已經有了雛形。
科技產品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這個時代,對於雷達的研發與應用,也是出於嬰兒時代。固然多個國家已經在使用雷達,但其效能的侷限性太大,綜合效能更是糟糕!
楊明志這樣的人物,在穿越之前他所觸及到的,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們總結前人構建起來的龐大知識網路,尤其是他所學的專業,以及後來從事的職業。即便是動手製造雷達,他有著相當紮實的理論基礎。只是,此事非同小可,將理論變成顯示的雷達裝置,尤其是沒有示波器的雷達裝置,這可不是個簡單事。
磁控管只是“心臟”,要利用現有的材料拼裝製造為一款能湊合用的對空預警雷達,楊明志估摸著,最初的圖紙也得用一週時間搞定!
現在的楊明志身兼兩個大人物,一個是策劃針對洛耶夫的軍事行動,另一個就是這緊急上馬的雷達計劃。
老婆剛剛獲得了金星勳章,作為她的丈夫,理應回到宿舍好好的陪陪她。楊明志最終是躺在了設計部的長椅上,在此搭了個小床,即便是戶外淅淅瀝瀝的雨聲,也沒有打擾他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