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分外嘈雜!
向北頓涅斯克推進的德軍,在夜幕降臨之後,也暫停了他們的攻勢。德軍當然知曉戰機的重要性,也更知曉他們當前所處的位置為此微妙。
這支部隊就像一支長矛,戳入了蘇軍柔軟的下腹。當然,如若他們知曉不遠處的那座城市,就是蘇軍方面軍的指揮中樞所在,就是拼了全部精力,也要猛攻一下。德軍士兵實在太累了,他們幾天的猛攻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勝利的喜悅無法驅散他們的疲憊。面對蘇軍越來越頑強的阻擊,他們必須趁著夜色,消化已經取得的戰果,以及也隆隆炮火和無數曳光彈製造的炫目夜空下,麻木的睡上一覺。
就是在這種狀況下,數萬蘇軍動員兵,開始源源不斷的補充進前線人員損失很大的部隊裡。
而機場之上,八架飛機也排好了隊,陸續升空,飛向他們各自的目標。
當前的鐵木辛哥只能確定一個事實,即陷入包圍圈內的蘇軍部隊,還在堅決的抵抗。通訊暫時是中斷了,他們理應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一定會積極的尋求突圍。因而,支援他們的三架裡2運輸機不僅僅的空投這麼簡單,其另一個目的,即充當偵察機,確定被圍部隊的詳細位置。
這是非常危險的工作,由相對皮糙肉厚的裡2運輸機執行再合適不過。
對於伊萬諾夫,等待他的不是跨越敵佔區那麼簡單,等待他的,將是全新的戰爭生涯!
五架TB3轟炸機,機艙塞滿了貨物,在起落架兩側,也掛滿了巨大的麻布口袋。每架飛機達到了起飛極限,高達五噸的負重一度令他擔心,飛機可能拉不起來。
好在在滑翔了一公里後,它們終於緩緩離地。
“各機組注意了,按照計劃航向飛行,以儘可能快的速度爬升到五千米高度。”伊萬諾夫如此命令。
他非常清楚,在當前的狀態下,飛機爬升速度很慢,而且機艙裡幾乎都是彈藥。假若德軍的一枚高射炮彈,哪怕是幾發機槍的,一旦擊中了機艙,發生殉爆幾乎是肯定的。
伊萬諾夫默默的祈禱,因為,他們正飛行在德軍剛剛修築的陣地。
蘇軍飛機的轟鳴聲引起了德軍的警覺,這是德軍第六集團軍的精兵,地面軍官更是知曉,當晚空軍沒有活動。
那麼,突兀出現的轟鳴聲,這隻能是蘇軍飛機!
德軍在籌備弗裡德庫斯行動時,準備了一些防空炮。德國空軍有擊敗蘇聯空軍的實力和信心,戰局也卻如空軍所料想的制空權基本為德軍佔有。這並不意味著德軍的防空武器就沒了用武之地,諸如裝在半履帶裝甲車上的多種口徑高射機槍、高射炮,乃至多功能的88炮,紛紛用於對蘇軍陣地的轟擊。
所以當疑似蘇聯空軍突然出現,試探性的防空炮火,就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傾瀉。
一道道“鐳射”從伊萬諾夫的座機旁嗖嗖飛過,他竭力保持著淡定,拿起對講機吼著:“各機組不要慌亂,穩速爬升。”
話雖如此,誰不慌呢?
很快,他的耳機裡就傳來戰友的抱怨:“我們超重了!爬升緩慢,我們遲早要被擊中。”
伊萬諾夫乾脆吼道:“繼續爬升,不想被擊落,我們必須爬升!”在他的預想裡,德軍的防空火力就不應該存在,他心急如焚,又祈禱著不出事兒。
突然間,夜空中一陣絢麗的閃光,接著便是巨大的轟鳴。
伊萬諾夫的長機更是陷入嚴重的晃盪,好在他捆著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