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保羅和科赫的聯絡其實根本沒中斷,他的耳畔充斥著強烈的噪音,這一情況和機載無線電裝置損壞十分相像!
楊明志和他遊擊共和國存在於沼澤地內,這五六萬人從來不是隻能天天與泥巴為伍。
畢竟諾夫戈梅利早在幾個月前就假設好大功率的電臺,向半徑數百公里範圍進行廣播。電臺使用最大功率操作,這極其消耗電池,所以當時的廣播時間很短暫。
隨著4月份的空投,高效能的電臺裝置,和幾臺小型汽油發電機的傘降,一下子改變了通訊的窘狀。
汽油是非常寶貴的,吉普車和發電機優先使用,其中發電機也是優先給電臺供電,至於給僅有的幾盞電燈通電,根本沒安排。
楊明志可不僅僅是命令所有能一時間調動的機槍手對空射擊,他同樣也給薩林奇金下達了一份特別有趣的命令。
“遊擊共和國通訊部,發電機全力輸出,調動所有電臺,採取最大功率發射電磁波,頻繁變頻,干擾敵人的通訊!”
他之所以如此命令,還是在於集團軍指揮部通訊室的電報機持續開機,而幾位電報員,都察覺到了異常的微弱噪聲。這噪聲非常微弱,也毫無規律可言。當他們收到了來自米西渡口的“敵機出沒”的電報後,赫然覺察到了本該僅充斥環境噪音的無線電出現奇怪噪音。
這是什麼?通訊排長阿列克謝耶夫畢竟不是等閒之輩,他親自跑到戶外對著飛機呲牙的司令那裡,彙報了這一情況。
楊明志更不是等閒之輩,比起無線電的知識,他知曉的也不少。因而他斷定,敵機一定在和他們的上級進行通訊!
因為,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怎樣都會互相干擾,當然頻率相同干擾異常明顯,不同波段干擾可以忽略。這個時代還是軍用無限通訊剛剛開始大發展的時代,裝置的抗干擾功能,諸如比如跳頻、重發紛紛沒有。全球的電磁環境更為澄澈,自然也更便於故意電磁干擾的操作。
蘇軍不知道這夥德軍用的是怎樣的波段,楊明志反正很自信,自己可以用窮舉手段啊,不管他們用怎樣的波段,蘇軍最大功率釋放電磁波,並頻繁的變頻,即電報員不停的扭動機器上的那個負責頻率的旋鈕。幾十臺電報機都這麼幹,總能頻繁的撞到敵人所用的頻率上,干擾一定奏效!
指揮部內的電報機全體開啟,當前已經顧不得電池迅速耗盡了,只要能拼命釋放高頻電磁波就是最好的。
而遊擊共和國通訊部做的更絕,薩林奇金毫不猶豫的執行楊明志的命令,二十多電臺,在兩臺發電機持續供電下,再依靠偽裝於大樹樹梢的訊號放大器,製造了更猛烈的電磁干擾。
同樣,在施展干擾前,霍姆尼奇方面也收到命令,那裡的負責人科爾金,亦是開始啟動電臺和當地的訊號放大器。
1942年5月28日,遊擊共和國在面對突兀的敵機時,首度展開了電子戰!
這一天,楊明志急中生智的決定,他甚至不知道敵機是否真的是在無線通訊,時事彙報著偵查情報。這樣的舉動,無意間居然成為了蘇軍電子戰的首次實施的戰例!
也是因為蘇軍瘋狂的電磁干擾,弄得礦場與鐵匠村的聯絡也中斷了。
那飛機低得僅用肉眼就可看清那眨眼的黑色十字圖示,這是德軍飛機。喬舒雅憤怒之餘,也收到了電報員的意外匯報,因為,礦場和指揮部的通訊不可思議的中斷了。
難道是電臺在這個節骨眼出事了?然而將備用的那一臺開啟,遇到的問題也完全一樣,即電報員耳機裡聽到的是雜亂無章的噪音。
現在已經沒工夫去推測電臺為何失效,喬舒雅立刻做出斷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