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行動相對順利,終於在下午六點多一點,第二團全體戰士成功渡河。他們也攜帶了一部分輜重,然絕大部分戰利品還是放在河的右岸來不及運走。
他們抵達河左岸後就迅速紮營,很多士兵希望能早一點回到村裡,甚至聲稱即便夜幕降臨他們還能繼續趕路。這種想法為軍官們果斷拒絕,拉夫連季下達命令,全團在一處開闊地紮營,待天亮後再啟程。他如此命令也是順應了司令的要求。
楊明志非常清楚他們這數千人是怎麼從鐵匠村來這裡的,就算整個作戰行動都沒有降雨,沼澤地的泥濘絲毫沒有縮減。返程就不得不面臨大量的泥巴,而部隊繳獲的馬車、野戰炮,也幾乎註定會深陷泥潭,必須由人拖拽著艱難前進。更糟糕的,沼澤中的某些深泥潭,唯有在天亮時才能清楚看清其位置,如果這些戰士溺斃泥潭就太糟了。
待到太陽行將落下地平線,已經有超過三千人渡河成功。
但預計中該趕在天黑前抵達渡口的傘兵旅,他們還沒有現身。
楊明志非常不耐煩,唯一能聯絡上泰普諾夫的辦法莫過於電臺了!想到這兒,他也突然意識到,自己這邊光顧著督促士兵過河,自己也沒有親自和鐵匠村聯絡。
好在,聯絡總部的任務全部由以狄安娜為首的隨軍通訊兵承包。
楊明志這廂匆匆來問,狄安娜則帶著欣喜,彙報了她剛剛收到的來自集團軍指揮部的電報。
“報告司令,我們成功了。是火箭炮,它們擊中了切爾尼戈夫,我們在城內的地下諜報人員已經忠實的記錄了!”
“這是必然成功的!”
楊明志這番表現令狄安娜有些吃驚,難道司令都不震驚麼?這畢竟是一次歷史性的打擊,火箭炮飛行了四十公里,而其給予那座城市帶來的騷亂,其意義甚至大於炮轟本身。
那麼楊明志就不震驚嗎?不!他的確震驚,也是非常欣慰。或許在廣大軍民來看這個火箭炮真的創造歷史,在他看來自己不過是成功復刻了幾十年後大部分國家都掌握了的基本的軍武科技,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何況,這次轟擊所選用的火箭彈戰鬥部也是差強人意的,他想給飛魚裝填高能燃料當做雲爆彈來用,無奈戰事太緊迫,材料供應不上。
狄安娜還是忍不住:“司令!我們成功了!這是您的成功!我真想不到,這款新武器真的取得重大勝利。”
“你已經說過一遍了,此事我已經知曉。”
“不!您還不知曉!您絕對想不到,我們的諜報人員聲稱切爾尼戈夫已經陷入混亂,已經有上千人死傷!死者僅有小部分是源於轟擊,絕大部分是來自德軍的殺戮,我們……”
“等等!”直到這裡,楊明志自信的臉才緊繃起來:“你說什麼?死傷上千人!電文在哪裡?快給我看!”
耶夫洛夫這邊在蒐集了一批電文後,就對檔案進行了整理,將其精簡後發給了前線指揮部。狄安娜這個女兵何許人也,全文被她輕鬆翻譯,一個字母也不帶錯的。
楊明志逐個詞彙的審閱,他站在“前線通訊部”的幾部電臺前,久久矗立不動。他眼瞪似銅鈴,因為興奮,渾身每個汗毛孔都舒展開。
狄安娜有些擔心,試探性發問:“司令!您沒事吧!即若您有重要指示,我現在就能向集團軍司令部傳送。”
“不!我很好!很好!”楊明志話雖如此,心臟跳的厲害。他一度做了最壞打算,即全部只有一半的飛魚擊中目標,最終也不會製造多大的破獲。真是萬萬沒想到,切爾尼戈夫竟因為區區十發火箭彈,最終全城戒嚴。
事態之所以如此,這份比較冗長的電報文已經做出瞭解釋。“也許,真是天佑我們第63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