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尼龍,馬隊也帶來大量普通麻繩,幾位來自鐵匠村的資深村民,開始作為專家,幫助指導阿納託利和小沃曼斯基。
另一方面,軍隊則在17日下午全面行動,就在下午地點,傘兵旅成功抵達了米西渡口。接著是284師的第二團,和巴爾岑的偵察營。
士兵幾乎都是徒步前進,大量裝備先由馬車拉著,在道路泥濘後,物資全靠人力背運。軍隊還趕著五十頭驢,驢子主要用於運輸糧食。
在會議中,後勤問題也做出了一套方案。該方案是按照之前的多次作戰制定的,因此,餅乾粉又成了士兵的標準軍糧。只是礙於要節約麵粉,大量的新鮮土豆,也作為重要的糧食。
楊明志在土豆豐收後,也曾構思將土豆澱粉分離出來,將此和麵粉混合,作為碳水化合物含量極高的高能量食品,亦或者是和挖礦的富餘產物明礬混在一起,做成俄國人前所未見的土豆粉吃。
這些想法不可能短時間實現,還是老老實實的吃烤土豆合適。
他沒有親自率領大部隊第一時間抵達米西渡口,他刻意的動身晚一些,因為一點小事還要處理。
那個名叫柳紅秀的孩子,還真是個天才!
按照計劃,她將被訓練成優秀的電報員,並利用其會說漢語的獨特優勢,完全可以執行超強加密的明語通訊。楊明志估摸著,一個月的時間這孩子基本能上崗,現實超乎他的想象,僅僅五天時間,透過勤奮學習,這孩子已經能直接翻譯電碼了……
這令楊明志非常驚喜,所以在動身前,這孩子也安排了任務——時刻守在電報室,隨時做好和行動指揮部的明語聯絡。
如此重視,令柳紅秀很是緊張。“司令同志,我還是初學者,我恐怕不能勝任。”
楊明志也不廢話,他不知道這孩子懂不懂得什麼叫做電話,反正給予柳紅秀的任務非常類似“守電話的”。畢竟某種意義上,當前依靠人揹著的電臺箱,它根本就是電報機和行動電話機的組合。
這個姑娘的事解決了,還要兩個亟待解決。
一個是楊桃,另一個是娜塔莎。
楊桃的工作就是留在鐵匠村醫院,和拉斯柳京、漢格爾伯格等人堅守。有戰鬥就有傷亡,將優秀的醫生置身戰場,若是有所閃失可就得不償失了。因此,隨軍隊去的一百多位年輕的護士,他們的醫療技術水平放在和平時期可以說相當低劣,他們只能做簡單的外科手術,暴力的取出子彈再如縫衣服般縫合傷口而已,戰爭時代不能奢求太多,這基本也就足夠了。
因為,根據之前的戰鬥統計,根據倖存者理論,活下來的基本是四肢中彈,尤其是胳膊中彈的。這種傷員的情況不惡劣,他們也不需要多麼費時的照顧,也犯不上將最佳醫生放在戰地。
楊桃捏著自己剛剛被啵過的臉蛋,依依不捨的望著丈夫穿著軍裝逐漸遠去的背影,她還能怎麼做呢?哪個妻子不心疼丈夫?何況這一次是部隊第一次跨越第聶伯河!
她知道,對於斯拉夫民族來說,第聶伯河就好似中國人的黃河長江,這是他們的母親河!這位“母親”當前的脾氣很好,水波不興,就是河面過於寬闊,甚至比黑龍江還要寬闊!
所以,她如何不擔心,當年就是在河畔變發現了他!丈夫幾乎被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