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團已經化做一支支小部隊。
很多森林內部的田地面積不大,需要的人手自然不多。
進入這些田地的,也只有簡陋的土路,要把土豆帶出來幾乎只有使用人力背運。
楊明志終於站在了這樣的土豆田,這是一片約莫三千平米的土地。和剛剛的農田一樣,這裡亦是密密麻麻的長著土豆苗圃。
這裡的環境很不錯,抬起頭,高大的紅松為爭陽光都長得異常挺拔,它們包圍了田地一圈,就好似森林的穹頂開了一片天窗,亦或者這片田地就是井底。
對農業有基本瞭解的楊明志不僅一陣擔憂:“這種環境陽光足嗎?周圍還有一群與土豆爭養分的大樹,它們塊根能膨大?”
原本這裡由一個排的戰士負責,現加上楊明志帶來的衛兵,合計有七十人參與挖掘。
人員立刻進行了分組,一部分只負責挖掘,一部分負責將土豆蒐集。
楊明志就是眾多挖掘工的一份子,命令已經下達,他開始了作業。
……
吃上親自挖掘的土豆,這場挖掘工作就顯得更有意義。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這裡的產量和土豆的個頭,明顯比森林外的田地小。
拉夫連季有些沮喪,他像是犯了錯似的,湊到蹲在地揮灑汗水的長官面前。
“對不起,我們還是沒有照看好土地,這裡的馬鈴薯個頭太小了,很多隻有雞蛋大!”
“是的!我也注意了!”楊明志擦一把汗水,一不留神忘記了自己的右手還滿是泥土,就在這一刻,突然一陣閃光襲來。
楊明志萬分警惕的一扭頭,只見那別爾斯基居然笑嘻嘻的敬了個軍禮。這個傢伙的膠捲沒用完,還是耶蓮京娜從哪個地縫裡摳出來什麼忘記藏哪兒的新的一卷?
對著那人使了個眼色,楊明志繼續回應拉夫連季。
因為不是農業學家,楊明志就自己所知的常識來解釋這裡的農田為何產量不高。
“這裡缺乏光照,馬鈴薯生長不如森林外的好,再者養分被大樹搶走。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化肥產量太少……”
拉夫連季似懂非懂的鼓了鼓掌,“看來還是長官懂得種地吶!”
他誇獎就誇獎吧,楊明志也沒有謙遜。事實擺在這裡,這種森林中的田地產量不行,這在會議上就沒有對此展開討論。但換個角度來想,自己也不用多糾結於此,毛子門對土豆的期望值本就不高,長成雞蛋大小無可厚非,只要數量大就沒問題了。
七十人齊上陣,從兩個方向掃蕩整片田地。
身為集團軍長的楊明志撅起屁股,其他的“農友”一道,一點點的作業,甚至是將僅有麻雀蛋大小的土豆也挖了出來。個頭過小的土豆,它們有著巨大的潛力,只要將其送到溫室中催芽,很快就能作為種子,重新播撒在田裡,包括那些麻雀蛋般大小的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