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燃起點點篝火,部隊開始修正。得到訊息的人們立刻把偵察營幹的事傳遍了整個營地,不出楊明志所料,大家對處決叛徒的事完全支援。
距離普里佩特河已經非常近了,再走三十多公里就可抵達,似乎只要明日再加把勁,夜晚十分就到了!
楊明志不奢望那些剛剛逃出德軍殘暴控制的人,能有多少體力去和正規軍媲美。畢竟一天行軍三十公里,已經是這個時代步兵的標準單日步行旅程。
指望本就虛弱的人,尤其是那些年老的難民如此奔走,根本不現實,只能儘量催促。
楊明志知道,自己非常需要援兵。
電報機為了省電已經關閉好幾個小時了,現在,靈巧計程車兵又爬上了樹梢,把鐵絲擰成的天線掛了上去,向諾夫戈梅利的通訊開始了。
另一方面,諾夫戈梅利也在密切關注著大部隊的行軍方向。
沒了別列科夫,耶夫洛夫感覺壓力很大。好在那個中國人還是培養了些靠譜的參謀,升官了的福明也在指揮部,提供重要幫助。
指揮部大辦公室的大方桌,地區地圖平整的攤開。圖上防止了一些木塊,標註的就是遠征部隊的戰鬥位置。
最後的通訊,他們聲稱自己正在瞄準一個地點作為集結地,那是兩條溪流交匯地,參謀員很快確定了位置,並放置一個木塊。
“這樣!他們抵達這裡後,會很快和我通訊!”耶夫洛夫眼神裡充滿了希望。
他回想著這位自信的,帶著兩千多人就遠征的中將這幾天發動的戰時。悄悄這地圖上標註的好幾處戰鬥地點,這簡直可以定義為一場戰役了!
戰役能僅從敵我雙方傷亡多少來定義,而是要透過取得了怎樣的戰略效果。
這地圖上標註的非常明顯,他別列科夫的進攻矛頭直指鐵路,以莫濟裡為節點,從東向西的鐵路線被切斷,從北向南的又被切斷。德軍要修復鐵路至少要兩三天的時間,他們運輸的武器也不得不繞道。
而襲擊鐵路的事,不僅僅是救了一千個猶太人,一口氣炸燬了三十輛坦克,這不僅僅是重大戰術勝利,也是一項重要情報,即德軍的先進四號坦克,正在向烏克蘭運輸,德軍在加強烏克蘭的裝甲力量。
這些情報已經展開分析,薩林奇金也高度關注。
耶夫洛夫已經知曉老夥計拯救了很多戰俘,甚至還救了一群孩子。納粹的罪惡行徑固然是罄竹難書,他們的毒手針對性的伸向蘇聯的孩子,這種事聞著無不震顫。他巴不得老夥計能趕緊歸來!
他至少拯救了五千個戰俘,領袖早有命令,凡是逃亡的戰俘願意拿起武器繼續作戰,罪孽一筆勾銷。
所以,他一口氣帶回來了相當於兩個團的人,這功勞可太大了。
這次行動救了多少人,經過初步統計已經有了結果。總人數超過了七千人,其中有六千人是恢復體能再稍加訓練就能作為士兵的。如此多的人口到來,諾夫戈梅利也完全不用擔心糧食問題。
實際上,土豆現在就可採割。現在不這麼做的原因無他,十天之後,土豆豐收季正式到來。
那些最先被解救的猶太人暫時都有瓦西里耶夫營管理,他們也被劃定了新的區域構建定居點。
對於居住環境,這些的要求極低。木屋正快速的搭建,只要能遮風擋雨,有平整的皮床,攤上蘆葦足夠柔軟就萬事大吉。
僅用了兩天功夫,就有大量木屋建好。在得知還將有六千人將要抵達,諾夫戈梅利立刻組織起人手,開始搭建新的定居點。
在城市建設上,柳得巴廖夫和薩林奇金有著很大的發言權,經過諾夫戈梅利蘇維埃開會決定,一個定居點就建在普里佩特河右岸,即河的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