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這些埋伏的蘇軍戰士們,對德國人的仇恨更深了。他們眼巴巴的看著那些“白花花的物體”被武裝人員帶走,那些人進去了一個房間。在半小時後,平板車紛紛推了進去,並滿載“貨物”而出。
即便平板車都蓋著布,所謂的貨物是什麼,已經不言而喻。
佩羅尼斯基望著那已經開始冒黑煙的煙囪控制不住的哽咽,他就只能看著,目前為止他什麼也做不了。
巴爾岑給他的人下達了偵查任務,全營迅速以排位單位分開,很快,他的陣線愣是達到了兩公里長。十幾個排各個都有兩三個觀察崗哨,近四十個觀察崗哨,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觀察與記錄。
一個觀察手有觀察手和記錄員,他們攜帶的望遠鏡並非高精度的,甚至還有用狙擊槍的PU瞄準鏡臨時代替。因此,甚至有狙擊小組就這麼的成為了專業偵查員。
戰士們需要蒐集敵人的火力部署情況,把所有的機槍火力點確定,對敵人的建築規劃進行速寫,同時,也要小心敵人的巡邏兵。
在前線偵查最重要的是避免打草驚蛇,敵人卻似乎非常鬆懈,他們是有巡邏隊的,可那些揹著步槍的人,不過是排著佇列,在戰俘營的外牆鐵絲網處轉悠。
顯然,他們在塔樓上架起的機槍,平地上沙袋圍城的碉堡,針對的並不是外部侵入的敵人,而是內部的戰俘。
每個排源源不斷的派人到巴爾岑臨時建立的營部,每個偵查小組的情報迅速匯總起來。
巴爾岑一點不敢鬆懈,太陽就要沉入地平線了,天空的光亮不過是最後一抹餘輝,按照大氣反射陽光原理,這餘輝還能維持最後的半小時。
佩羅尼斯基在出發前就繪製了一份列奧波夫卡地形圖,在得到新情報後這圖紙也迅速被擴充內容,幾個月時間德軍建立了新的營房,鐵路兩側的營區都擴大了很多!
現在,這份地圖又多了些特殊符號,巴爾岑以圓圈標註機槍堡壘,字母А標註塔樓,像是營房的地上就直接標註對應俄語單詞。而像是敵人指揮中樞的建築,乾脆簡單的標上了納粹標緻。
原本一張粗糙的素描紙,現在變得豐富多彩了!
入夜,列奧波夫卡依舊熱鬧。時間已經是晚上八點,偵察營已經記錄了十列經此停靠的火車。
依舊趴在草叢暗中觀察的巴爾岑不由問道:“這個小小的列奧波夫卡,它難道比莫濟裡還重要?”
佩羅尼斯基道:“莫濟裡的城區非常小,火車站也非常小。這座城市現在是個兵營,原本的居民要麼被殺,要麼逃走了。莫濟裡在你們走後被翻修,新入住的人,要麼是德國移民,要麼是服務員德國的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亦或者是拉脫維亞人等等!
在戰爭爆發前,經過我們莫濟裡車站的列車並不多,再者列車也不會過多停靠。我想德國人佔領後,情況也不會有多少改變,很可能那裡是這一帶德軍的指揮中心!”
佩羅尼斯基的說法巴爾岑完全相信,畢竟這個人在一年前還是莫濟裡鐵路局的工人。
而他的說辭也不得不令巴爾岑多想一番,即凌晨時的總攻,敵人是有可能沿著鐵路大兵來救場。那莫濟裡自然住滿了德軍,若是己方脫離不及,必然是和來勢洶洶的敵人一番惡戰!
巴爾岑憂心忡忡的問道:“這些事你跟司令說過沒有?”
“他當然知道!所以這次行動他才要求速戰速決的!可是,我們要救戰俘,如何做到迅速?”
巴爾岑搖搖頭,回答道:“相信吧!那個男人就是個戰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