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沒有如果的!”楊明志嘆著氣。
其實當時這些人也不知道在森林外,德軍的優勢部隊已經守株待兔,他們只需要把機槍和炮兵陣地架設好就行了。蘇軍突圍,以血肉之軀對抗金屬風暴,結果正如佩羅尼斯基所言,是一場殘酷的屠殺。
但這九千人都願意留在諾夫戈梅利就是最完美的選擇了?不!辯證法告訴楊明志,多了九千張嘴,在那第一批馬鈴薯還沒產出的日子,諾夫戈梅利可是就爆發饑荒!
大部隊撤離時,自然在鯰魚村大規模徵糧,留下的糧食有限。當時,加上留守的部隊,其總人口不過兩三千,糧食還能應付一段時間!
糧食,決定了一支部隊的續戰能力,古往今來皆是如此。如今諾夫戈梅利可以看做四萬人口,這是一張巨大的嘴!在五月份土豆豐收前,糧食短缺問題依舊存在。
加入在去年七月,一萬多人留在沼澤地,自己該如何面對?再者,這麼多人的存在,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指揮官?起碼不是自己,區區一介營長,如何服眾?虧得當初284師就剩下一千人,接近一半的還是自己的特種反坦克營的部下。
楊明志暗自慶幸,是歷史選擇了他成為284師的實際領導,一系列的勝利也向斯大林展示了他這樣一位非常善於打仗的軍官。
再回憶去年的事情已經沒有更多的意義,楊明志寬慰道:“佩羅尼斯基同志,我們這是殊途同歸了,我覺得你有必要加入我們。”
“加入你們?”佩羅尼斯基猶豫不決,“你們是近衛部隊,而我們只是一般部隊。我們的番號是第173步兵師,如何加入你們284師?”
既然這支部隊的最高指揮都在這裡,佩羅尼斯基也訴說了一下他的初衷。
所謂的火車頭遊擊大隊,成員結構已經和一開始大大不同。因為戰爭的險惡,即便那些鐵路職工和警察武裝起來了,他們畢竟不是軍人,最初的幾次軍事行動很多人犧牲。這支部隊直到有逃入森林的正規軍士兵加入,戰鬥力才得到提高。
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第32集團軍的散兵遊勇,又以173師的官兵最多。
佩羅尼斯基有著自己的尊嚴,32集團軍計程車兵絕大部分犧牲或者被俘,只有少部分逃入了森林,亦或者早早的就撤退了。這支部隊的番號是否存在都是個嚴重的問題,因此佩羅尼斯基和他的戰友們相信,自己就是那極少數的留在敵佔區的第32集團軍部隊。
聽這人的訴說,楊明志也有所感慨。自個到底是當過兵的人,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32集團軍,這支部隊可能已經在後方重建了,但是失去了部隊裡的老兵,新生的集團軍已經和之前的完全不同——因為沒有軍魂。
而佩羅尼斯基和他的夥計們就是這支部隊僅存的碩果!這就是他們所榮耀的,以第32集團軍的名義在戰鬥,這是他們能活到現在的原因之一。
楊明志點點頭:“我都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奮戰的理由,你們也是在為你們死難的戰友的復仇而戰。”
“不!”佩羅尼斯基打斷道:“不僅僅是為了他們,我們隊伍裡還有那些鐵路職工,他們也在為自己的同事而戰。歸根結底,我們都是為了保衛祖國。”
“是保衛斯拉夫母親吧。”
楊明志的這話多了分戲謔,卻令佩羅尼斯基驚訝無比,他趕緊強調道:“我們是保衛祖國,是保衛蘇維埃。”
“唉,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保衛蘇維埃了。”耶夫洛夫也忍不住插話,“我們的參謀長其實說的很對,保衛斯拉夫母親的說法確實很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