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小說最新> 第七百二十五章 裝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二十五章 裝置

“哎呀!副師長同志!還有專員同志!你們突然拜訪我毫無準備,是不是有特別重要的事要安排?”裡固施科夫挺直腰板拍著胸脯保證:“你們放心,只要是安排的任務,我這些工人就是不睡覺,也會保質保量的完成!”

楊明志噗呲樂了,笑著給身邊的薩林奇金介紹:“這位你昨日肯定也見過,裡固施科夫同志,資深的軍工人,兵工廠廠長。他就是這樣值得放心。”

“很好!這個人的政治覺悟令人欽佩。”薩林奇金點點頭,“他既然到了,我們也該進行下面的工作。關於化肥廠的事,你們可以往下進行了。”

一聽是關於化肥廠的,說的肯定就是那些工廠裝置了。這些事裡固施科夫本來就憋著要向楊明志彙報的,只是礙於昨日的時機不好。部隊都回來了,可是整個村莊都在說,巴爾岑率領的部隊精銳,以最多三個營的兵力,並非精銳的武裝,硬打整個707師,德軍固然損失很大自己也傷亡巨大。

昨日長官肯定特別忙,化肥廠的事卻也應該彙報進度的,既然長官也因為這件事親自到訪,正好說個一清二楚。

不勞楊明志親自開口問,裡固施科夫就說道:“長官,關於化肥廠的大型裝置,我們已經按照圖紙製造完畢。剩下的工作比較簡單,只要將那些巨大的鋼罐和鋼管已經亂七八糟的配件,找個合適的地方組裝在一起,剩下的就需要那個伊萬諾夫親自指導,產出化肥指日可待。”

“就這幾天過去了,裝置就已經完全造好了?”楊明志很是吃驚,他們的進度真的這麼快。

裡固施科夫一臉得意:“我知道只是嘴上說毫無意義,長官還是想看到實實在在的裝置,那麼跟我來。我引領大家去倉庫,看看咱們的重型裝置!”

那些巨大的鋼罐和管道,大部分在空投行動開始前就製造好了,所以再次看到它們時楊明志絲毫不震驚。

這間碩大的木質倉庫內陳列著這些裝置,大量的各種口徑的金屬管道整齊的碼放,幾個一人多高的爐子立著拜訪。

這一場景著實令薩林奇金再次驚訝一番。

“昨天我就來此參觀過一次,今日在看到這些裝置我依舊很驚訝,我絕對想不到,你們深處這邊沼澤地,這裡幾乎一無所有,這些重型裝置還是能夠造出來?!”說著,如同被什麼吸引一般,他徑直是走向這些巨大的瓶瓶罐罐,下意識的伸手去觸控,像是摸著寶貝。

裡固施科夫非常清楚,這位是從莫斯科來的領袖的專員。這輩子自個從未見過斯大林本人,而這位專員就是其身邊的人。自己若是好好表現,未來真可謂前途無量。

所以,他這邊迎了上去,介紹道:“這些裝置絕大部分是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鑄造。理論上我們這裡是缺乏金屬材料和燃料的,不過在之前的戰鬥中我們摧毀了敵人的很多裝甲車輛,廢銅爛鐵我們就毫不猶豫的收集了。至於熔鍊鋼鐵的燃料自然是我們自產的木炭。”

“但是木炭還是不如焦煤好用吶!”薩林奇金意味深長的說道。

“是的,木炭固然有它的侷限性,並不意味著它無法煉焦。”

這又涉及到化工,薩林奇金基本一竅不通,被譽足智多謀的楊明志也只是知道一點點。

將木炭煉焦,聽起來就是天方夜譚,它作為燃料是非常好的,只是其含有的烯烴物資非常少。

撫摸著這些漆黑的裝置,它們也許本來是一些裝甲車,亦或者是城市廢墟的鋼筋。這個兵工廠不缺乏金屬,原因可不是這裡有什麼鐵礦,純粹是他們另闢蹊徑的在戰場蒐集金屬,再透過他們的化學專家,將各種金屬分離出來。

這一切過程都需要高能燃料,僅靠木炭行嗎?何況他們搞出這些裝置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生產化肥。而製造化肥必須進行重要的工序——制氨。

薩林奇金即便對化學基本沒什麼知識,一五期間在斯大林的授權下,一些大型化肥廠開始建設。雖然他不明白製造化肥的具體步驟,但是大量的焦煤被送入工廠。那些可不僅僅是作為反應燃料,它們本身就是反應原料。

等等!假如他們僅僅是砍伐大樹製造成木炭,僅僅以此就能造出化肥,那麼就白俄羅斯廣泛的森林資源,這裡不就到處是原料?!

想到這一點,他當即興奮異常:“木炭或許可以生產出化肥,但是咱們的國家一直在用上好的焦煤做燃料。我們現在把大樹變成木炭,再把木炭變作化肥,如此戰爭結束後,白俄羅斯的農業難道不會爆發式的發展?!”

“這或許是可行的。”楊明志向前三步走:“專員同志,這裡涉及一些複雜的化學反應,我不是很清楚,唯有這位廠長裡固施科夫和依舊在鯰魚村的化學教授伊萬諾夫最清楚。

我現在可以明確告訴你一點,木炭中含有少量的烯烴物資,上好的焦煤卻含有大量的這類物資。製造化肥就是需要各種烯烴,所以我們使用木炭為原料產出的成本是比焦煤大好很多。現在是非常時期,即便我們砍伐了大量的樹木,製造出的氮肥只有一點,能滿足我們這幾萬人的使用就夠了。”

化肥製造的關鍵物資,這個單詞薩林奇金聽著很含糊,總之他聽明白,木炭只是焦煤的代替物,用它純粹是現在乃非常時期不得已為之。

薩林奇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我永遠也成不了化學工業的專家,由你們這些專家在就足夠了!只要生產的化肥夠我們自己用就行,馬鈴薯一旦高產,豐富的糧食不但能養活諾夫戈梅利的人們,搞不好食物的誘惑,會令被德國人奴役的人們,自發的以家庭方式,逃到我們這裡。”

“這樣的事一直在發生著。”楊明志提醒道:“咱們的政委耶蓮京娜同志,她的手下每天都要審訊一些逃難而來的人,其中不少人是城市居民。我很抱歉,這些人不是農民,他們已經忘記怎麼種地了。但是他們可是實實在在的工人階級,只要我們存在著起碼是手工作坊,他們也能輕易的上手生產軍需品!”

“這樣最好。”欣喜的薩林奇金繼續敲打著這些大裝置:“化工方面的工人可不是一般農民勝任的,從城市來的從事重工業的工人才能勝任此工作,我由衷的希望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