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倉庫是一個半地穴的建築,其內部空間很大,室內的軍火存貨確實如報告所言——很少。
裡固施科夫如實回答:“工廠一度停工很久,庫存的炮彈全部分發給部隊了。這次作戰我們派出了全部作戰力量,重武器的彈藥交付部隊,剩下的也就是一些子彈。”
“子彈?是7.62毫米的嗎?”
“是,這間倉庫還有十萬餘發,其中有原裝的,也有復裝的,其中有七成是復裝彈。”
楊明志一驚,也就是說這間倉庫的原裝蘇制步槍彈僅剩三萬發,這是什麼概念?一名士兵的標準基數彈藥是六十發,以此為標準就只能裝備一個營了。若果這次作戰出現問題,沒有繳獲大量的德軍彈藥,未來的作戰真的會遭遇困境!
“我記得咱們的彈藥庫存是很多的,為什麼只剩下這麼點了?那邊的那些箱子應該是繳獲的德制彈藥,我們的蘇制彈藥幾乎耗盡了?”
裡固施科夫解釋道:“並非如此,如我剛才所言,彈藥幾乎全部交付部隊,短時間內不存在彈藥不足。只是我們難以應對長期的高強度作戰消耗。”
楊明志想想看也確實如此,娜塔莎能奢侈的打出去七百發子彈,普通士兵的揹包裡彈藥也很充裕。即使在沼澤地,蘇軍的這點兵力也比遠在一萬公里外的中國的八路過得更好,起碼彈藥問題不嚴重。
“如果我如今是在國內戰場,一個戰士平均五發子彈,手榴彈就是重武器。以這樣的武裝消滅日寇實在艱難,但在這白俄羅斯,彈藥充裕才敢發動大規模作戰。”楊明志閉著眼睛想了想,他很慶幸戰役不再擴大是最正確的選擇。
戰役過後士兵打掃戰場,大量裝載整齊的彈藥箱被翻出來,開啟箱子,7.92毫米的步槍彈被穿在擔架上擺放的整整齊齊。機槍用的彈藥整齊安在彈鏈放入鐵盒,再整齊擺進木箱。如今這些箱子悉數運到倉庫,使得目前德制武器數量儼然蓋過的蘇制。
裡固施科夫繼續說道:“這次作戰既然是一次戰役,師長下令後續部隊每一名步槍兵攜帶兩個基數彈藥,衝鋒槍手則是四個。我們的手槍彈消耗巨大,好在它們很好復裝,只是這步槍彈的復裝有些麻煩了。”
話題又引回覆裝上了,楊明志隨口問道:“現在告訴我,復裝車間你有多少工人,他們的平均產量是多少。你說昨夜工人們奮鬥到天亮,他們的產量又是多少。”
“子彈復裝是我們最大的工作,從安裝底火,填充火藥,再裝入彈頭,到最後的收口。這些工序合起來有五十名工人,從昨晚吃過飯到今早,夜班的工人加工了八千發。”
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多,楊明志稍微琢磨一下也能明白這彈藥太少了。“我相信工人們的工作熱情,只不過他們費勁力氣造出來的子彈,很快就會消耗乾淨。”
裡固施科夫補充道:“長官,子彈復裝車間是兩班倒,這些工人都是專業人員,實際上這個車間一天的最大產值是一萬五千發。只要提供給我們沒有破損的彈殼,復裝工作就不會停止。”
楊明志安靜下來仔細琢磨一番,一個步兵營中七成的人裝備的就是栓動步槍,不管是蘇制還是德制彈藥,每個士兵標準基數六十發子彈。滿足這些人一個基數就需要兩萬五千枚子彈。看起來兵工廠兩天的子彈復裝就能滿足一個步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