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志就在鯰魚村和伊萬諾夫為伍,商討和繪製化肥廠需要的一切裝置。
耶夫洛夫也耶蓮京娜也在處理者自己的事。
集體農莊裡,村民照例去開墾新的田地播撒馬鈴薯塊根,軍人屯墾開荒的成績也與日俱增。
剪羊毛季已經趨於尾聲,所有集體農莊裡飼養的綿羊都成了“禿子”,大量的羊毛正在經由清洗加工被紡成毛線。村裡的木匠、造紙匠等依舊在生產著大大小小的生活必需品。
一些輕傷員已經康復,他們陸續回到所屬部隊。剛一回去,新的任務就擺在他們面前。這些人也不得不帶著農具去開荒,亦或者聽從任務去伐木去了。
鯰魚村好還一點,鐵匠村周圍總是升起煙塵,那是燒製木炭的煙霧,也有冶煉金屬時的黑煙。在這寶貴的戰爭間歇期,工業正在迅速發展。
德軍乃至遠方的蘇軍,所有人對沼澤地正在發生的事瞭解不多。他們大抵知道這裡發生過一次慘烈戰役,結果是德軍的慘敗,導致他們不得不修改一下對這片區域的戰略。
一萬多人的圍剿,愣是引誘出了隱藏在沼澤與森林中的大量蘇軍游擊隊,其戰鬥力甚至遠超正規軍。時任西南方面軍總司令的鐵木辛哥,對於劃歸他屬下的近衛284師真是太喜愛了。
針對沼澤地的空中援助正在籌備,計劃他全部交給參謀長圖皮科夫負責。
空投行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至於採取怎樣的運輸隊伍,什麼樣的護航隊伍,這才是任務的關鍵。
圖皮科夫負責這件事,他最初也是想以老實的TB3轟炸機充當運輸機的。
這種飛機無論從任何標準來看,都是屬於老舊過時的,在戰爭初期的換亂中,蘇軍不得不將這種飛機投入作戰,試圖阻止德國的裝甲部隊。但德軍戰鬥機就像老鷹捕食一般輕易的輕易將其擊落。
他清楚的意識到,TB3已經難堪大用,採取新式的裡2運輸機才能勝任這次遠距離的運輸。
為了保證運輸的安全,護航戰鬥機也非常重要。
是蘇聯最先搞出了單翼戰鬥機、可伸縮輪子,卻也是蘇聯最後放棄的雙翼戰鬥機。伊153和伊16全面被淘汰,拉格3等戰鬥機成為主戰機型。
在一月份,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並肩作戰,實施了巴爾文科沃洛佐瓦亞戰役,該戰役使得蘇軍在100公里的正面突破德軍防禦。
蘇軍佔領了哈爾科夫到洛佐瓦亞的鐵路,並推進到巴爾文科沃以南三十公里。這樣的突破使得德軍的頓巴斯集團的交通線受到嚴重的威脅,在此牽制了大量的敵人,使其不能向其他方向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