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諾夫說完,楊明志心裡也有了底,他隨便指著一人:“奧爾加,你先停下手頭的工作。”
這個婦女機靈的抬起頭,她湛藍的眼睛卻是很大很迷人,可惜這位的身材真的很壯實。
她搖搖頭,說道:“長官,我的名字叫巴夫拉。”
“好的,巴夫拉,現在告訴你的故事,你為什麼要以最快速度織毛衣,是為了食物?我看到你胳膊上的肌肉線條,你為了填飽你的肚子麼?!”
這些話有一點侵略性,可能是男人說話都很粗魯吧。這個巴夫拉並不生氣,而是長嘆一口氣道:“因為,我還得養孩子。”
僅僅一句話,楊明志就全明白了。
即使在戰爭最艱難的時刻,大部分的目前寧可犧牲自己也會讓孩子活命。逃到沼澤地的很多女人是帶著幼兒,如果是保證兩個人的食品供給,她確實有理由拼命工作。
但問題不僅僅這麼簡單,楊明志繼續問道:“我是副師長兼參謀長,我可以很負責的說,如果是因為孩子的吃飯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給予每一個孩子都有糧食配給,我們不會讓孩子餓肚子,他們甚至還有牛奶喝!”
“確實如此。”巴夫拉戰戰兢兢回答道:“但是那個母親不希望孩子過的更好?我拼命工作換取大量工分,這樣能換取其他的生活用品。就好比我織好的毛衣,如果我能真正的擁有它就好了。可是……”
“不!不要說這些!”沙巴諾夫猛的打斷她的話,他似乎害怕什麼。這時的巴夫拉好像也覺察到自己的失言,趕緊緊張的住嘴。
這裡面沒喲問題就有鬼了!再說她的這些掏心窩子的話有毛病?
楊明志只能安撫,右手撫著心臟處的勳章表明態度:“你不用害怕,把心裡的想法都說出來。我不會因為你說了所謂不合時宜的話就動怒。”
見他這麼真誠,巴夫拉便說了。
原來她對當下的配給制度有不小的怨言,一切的抱怨都源自物資供應跟不上,或者說對於普通人限制極大。
“我有兩個孩子,吃飯問題尚可解決,其他方面無法解決。孩子沒有合適的衣服,而我確實生產衣服的。看看我這身復裝,自逃難時就這麼穿。幾個月後就是夏季,我們也沒有夏季該有的衣服,繼續這樣邋邋遢遢的,我們會生病!”
工作無非是為了衣食住行,她們工作也更為了保命。目前軍隊管制下,奉行的政策比“斯大林模式”更嚴酷,這裡已經不存在和平居民,所有人都被強制捆綁在戰爭機器上。這些工人的價值和剩餘價值正被瘋狂剝削,給予的報酬就是一點必要的糧食。
這兩個女人的工作效率極高,如此能保證一天一公斤馬鈴薯供應。但看看她們的工作,為了獲得這些食物也要消耗大量能量。
其他的女人更加艱辛,倉庫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