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門野戰炮依次開火,平均十二秒就有一枚炮彈落在敵人陣地。
這樣的火力密度已經非常大了,包括沃爾夫本人也不得不和一般士兵一樣,趴在戰壕內聽天由命。炮彈不長眼,他知道敵人在炮火準備就要進攻,可是這炮火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這群俄國人,打仗從來就依仗大炮,之後步兵刺刀衝鋒。可是他們怎麼能在短時間內把火炮部署還,還準確的打我?”沃爾夫百思不得其解,在他接受的軍事教育裡,俄國的火炮機動性一直非常差。
他們的火炮很厲害,佈置陣位卻要很多時間。再者必須經過周密的數學計算,多次試炮才能確定好目標。
但284師的炮打得準,除了多羅寧是個老炮手外,也在於巴爾岑的前線觀察。前線觀察著,並即時引導炮兵修正諸元。而多羅寧也根據楊明志在幾個月前建立的“座標預警”得到靈感,也在也在其炮兵陣地周圍立刻劃定了座標,致使角度修正非常迅速。
炮擊將進行半小時,每一門炮將打出去三十發炮彈。這種豪華的火力多羅寧已經很久沒有享受了,不過他也清楚這麼頻繁的射速對炮管傷害很大,最要命的,彈藥會被打光。他不得不擔憂:“副師長的手筆真大,這次炮火準備真是揮霍彈藥!這些火炮以後還能用呢!”
趁著炮火的巨大噪音,耶夫洛夫知道自己必須利用這炮聲,它能完美的掩蓋掉坦克履帶的嘰喳聲。
“大家採取戰鬥隊形,就像你們平日裡訓練的一樣!女兵也不准許怯懦,我們即將猛攻!”耶夫洛夫手握手槍命令部隊,他看得出有些女人在看到遠處騰起的巨大煙塵產生了明顯的畏懼神態。是啊,這些女兵可是第一次參戰,第一次就打最為慘烈的攻堅戰,心情可想而知。
主攻的四個營中三個營呈倒三角隊形,再到基層連隊又是倒三角。最後一個營作為戰術預備隊暫時留在林中,無後坐力炮小組也搬著他們的武器彈藥開赴森林邊緣。
白俄的自然環境像極了遠東的山林,耶夫洛夫已經站到了森林邊緣,不遠處正遭遇炮擊的就是德軍陣地!爆炸熱風吹拂大地,戰士們紛紛抵達進攻陣位,目睹了這些驚人的場面。
耶夫洛夫看著腕錶,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面對這樣的炮擊,你們的防線應該被攻破!也許這次我不用損失多少人就能打贏。”耶夫洛夫繼續觀望,內心的自信也越來越強。
契科夫的坦克正在向各自的位置,他們便是這次進攻的突擊核心。
契科夫本人作為車長在炮塔上露半個身子,抱著望遠鏡盯著敵人陣地的動態。“他們躲的很嚴實,這樣的炮擊也不一定重創他們。”自言自語後,他立刻命令這一輛的車組:“大家都小心,敵人也裝備有RPG,要是被這東西打中就完蛋了。”
BT坦克裝甲太薄,按照後世的標準簡直不能上陣,只能作為拖拉機來用,現在這三輛確實進攻利器。
半個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對於逆境中的德軍士兵,這半個小時簡直是一場噩夢!
炮擊戛然而止,人們開始從土堆裡爬起來。
沃爾夫的腦袋很昏沉,衛兵將他身上的泥土剝掉,他也在土中翻出自己的帽子,戴在腦袋上。
“現在敵人的炮火準備結束了,他們一定會……”命令還沒說完,他又聽到了炮火的聲音。
森林邊緣的無後坐力炮小組同時開火,頓時形成了一團團的火藥煙霧,炮彈砸向德軍陣地。如同十七年蟬般的德軍爬出泥土又被迎頭痛擊,在其陣地的正南方向遭遇了相當於平射加農炮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