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的。你們暫時就在黑土村進行休整,至於方面軍司令對咱們的嘉獎,之後的會議我們再討論。你們在那邊休息兩天。”
耶夫洛夫結束了通訊,他回到師部辦公室長舒一口氣。
“這麼說來,他們都回來了?”嚼著麵包塊的耶蓮京娜問道。
“是的,他們付出了一些人員代價平安歸來。這一次的軍事行動,至此可以算是落下帷幕了。”
“而且司令部對咱們的一系列行動也很滿意。”耶蓮京娜補充說道。
“沒錯,滿意是滿意,但是司令部也在提醒我們,一定要當心敵人的伺機報復。我們這一次搞的行動規模太大了!”
不過耶蓮京娜更加的樂觀,這幾個月的戰鬥,她早已覺得,德軍的實力也就那樣。只要面對的不是敵人的坦克和飛機的進攻組合,他們就還得憑藉著步兵推進,這樣他們的優勢就不復存在。而這,也正是部隊能防守得住霍姆尼奇的關鍵所在,只不過那裡目前被放棄了。
這一點一直為耶蓮京娜很是詬病。
“別列科夫到底是個中國人,思想和我們完全不同。如果是我掌握軍權,我一定會讓部隊駐紮在霍姆尼奇。因為那是我們解放的城市!”耶蓮京娜遺憾的說道。
對此,耶夫洛夫也無可奈何。眼前的這個女人一定會深入貫徹落實領袖的指導精神,即戰鬥到最後一人也要守衛住領土。
西南方面軍也正是固守這一點,鐵木辛哥的新軍隊,大部分由剛剛徵召計程車兵組成。因為戰爭已經刻不容緩,新人幾乎沒有時間接受訓練。他們大部分人僅僅是分了步槍領了一個基數的彈藥,然後在靶場上打上幾發,就奔赴戰場。
這樣計程車兵如何保證戰鬥力?
因為他們面對的德軍,在魏瑪共和國時代,軍隊完全軍官化,當希特勒掌權後,軍隊擴充,他們擁有十萬精銳的下級軍官。
加之在入侵蘇聯之前,德軍龐大部隊早已接受戰爭洗禮,軍人素質比起蘇聯動員兵高太多。
所以,西南方面軍還在損失土地,大量的蘇軍依舊在奮戰,往往是戰鬥到最後一人才失去陣地,他們雖然戰鬥力窳劣,卻能戰鬥到死,這樣的鬥爭精神確實給了德軍很大阻力。
但是284師的官兵可不會打這種呆仗。
耶夫洛夫引用一句將軍的話:“紅軍不乏敢戰的富有犧牲精神計程車兵,也有很多隻會頑固執行命令而導致全軍覆沒的平庸將領。”
在以往,耶蓮京娜會對這句話反感的,但是現在,她已經釋然。因為游擊戰爭的獨特性,陣地戰的作戰思維必須改變。
耶夫洛夫望著她:“所以,我們還是得放棄霍姆尼奇啊。本來我就是計劃好的,當主要任務完成,那裡必須放棄掉。德國人可以是傻子,我們可不能。”
“好的,你看,我也不再是那個拿槍逼著老師和學生上前線,和武裝到牙齒的德國佬肉搏的人了。”
兩人關於霍姆尼奇的事商討了一番,因為在向方面軍司令部彙報的時候,整個戰爭過程都是必須報告的。
部隊首先騷擾這座小城市,之後一口氣拿下它,經過了激烈的阻擊戰,居然是主動放棄了這座已經解放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