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在裡固施科夫的陪同下,楊明志進了武器加工車間。
這裡他來過多次,這次到訪這兒也多了些新花樣,一些新型武器在製造,除此之外的子彈復裝工程,規模變得更大。
戰鬥中,這裡生產的“反步兵雷”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設計概念楊明志非常清楚的,他只是把概念大概描述了一下,這群老毛子就有樣學樣的造了出來。這東西根本就是個絆子、二踢腳和爆炸物的混合體。多條絆繩的存在,只要碰觸一根就觸發引信,之後彈體被炸到臨空兩米左右,彈體二次爆炸。
這種新鮮武器在實戰中取得好效果後,此番就開始大規模生產了,只不過因為其結構較為複雜,產能效率有限。
此刻生產系統完善的,依舊是火箭武器。
楊明志注意到,大量的女性在從事這項危險的生產。她們負責將黑火藥壓進做好的鐵管內。這些鐵管是鐵皮捲成後經過熱焊處理製成。
這工廠的工人女性居多,或許是因為女性天生的心思更加沉穩,才勝任這項工作。不過,楊明志估計如此現狀,還不是因為男人大部分是去做民兵了。
除了工人,各個車間的領導以及一些設計人員。他們除了一些很面熟的老軍工,又多了些年輕的新鮮面孔。
裡固施科夫介紹了很多位,這些年輕的全部是滲透進來的共青團員。
在一間獨立的木屋裡,齊聚著十幾人,他們全部是“研發人員”,成分也多是在校大學生,當然也是共青團員。
楊明志的打扮不是很起眼,證明其軍階的軍裝在內部,他外面套著的和大家一樣——蘇軍正規的軍大衣。只有他的東方面孔使得人們認出了他。而他實際的形象,用自個的話說就是乍看有些懶散的,穿著大衣的東北大老爺們兒,就差說句“你愁啥”。
其實很多年輕人是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副師長,不由的對這個人心生好奇。
這次終於見到了,這木屋裡的人們一個個站的筆直。一人弱弱的詢問:“您就是副師長別列科夫?我們今日剛剛聽說,您是要來鐵匠村的。”
“不錯,就是我。現在我來了。”楊明志點頭示意。
作為那個位面的兵工廠小領導,手底下的設計人員,和眼前的這群人,在很多意義上是一樣的。因為他的手下也是年輕人居多,那些剛剛畢業的學生充滿了聰明才智,年紀也和自己相仿,因此大家更有著幹勁兒。有了他們的幫忙,自己的工作也好展開。
現在時代不同了,身處二戰這糟糕的大時代,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就像這些共青團員,他們來到這艱苦的沼澤地正是體現了他們高度的革命覺悟,更證明了他們的幹勁。再有,這些人能來到兵工廠這間主要負責武器設計的木屋,證明了他們在學校就是學的這相關的專業。
如此自己如何不再做一次老本行?
楊明志當即問道:“你們是負責武器的設計以及監督生產,你們的負責人是誰?”
“是我。”一個穿著勞動布的中年人站了出來。他自稱名叫約瑟夫,姓波波夫。這是很普通的毛子的姓名,就如同中國的張三李四之類的。
楊明志審視一番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傢伙,自個此前來的幾次基本是和裡固施科夫打交道,兵工廠的一干人等具體接觸的可不多。
在這裡,楊明志當機立斷做了個決定,他看著裡固施科夫:“這間木屋裡的人,都是你的精英嗎?”
“是的,他們大部分人的專業就是機械相關。幾個學化學的,則被伊萬諾夫領走了,他們是負責配製黑火藥和苦味酸去了。”
楊明志點點頭,他命令這裡有關人等全部排成一隊,立正站在自己的面前。
之後,楊明志做出了自己堅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