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生於1984筆趣閣> 第七十六章 酒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 酒會 (1 / 3)

“酒會?什麼酒會?”

許輝接通電話,陳桑桑通知他明晚有一場酒會需要他參加。

“就是電影人還有一些文人之間聚會,互相交流的一場盛會,據說會有不少香江本地的才子參加!”

“得了吧,香江哪來的才子,黃沾仙逝,金庸封筆,蔡闌一心沉迷於美食,倪框標準的沽名釣譽…”

許輝各種不屑,潛意識裡,他就認定所謂的‘香江四大才子’都是商業吹捧…

“…老闆,你最好能參加一下,畢竟現場有很多電影人,跟他們交流也能拓寬下香江市場…”

“是黃文跟你說的吧!”

聽這語氣就知道肯定是黃文的要求。

“…老闆,我們畢竟還在人家的地盤上…”

“知道了,你通知主辦方,明晚我一定準時到場。”

許輝笑著結束通話了電話。

“怎麼了?”

鄧朝還有吳景有點疑惑的看了眼許輝,後者聳了聳肩:“明天要參加個酒會…”

“要陪你一起嗎?”

吳景有點擔心,他在香江呆了幾年,大概瞭解香江電影人大抵是一種什麼樣的性格。

抱團,而且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你又不是妹子,你陪我參加酒會?像話嗎?放心吧,都是成年人,不可能當面打臉的!”

“…我是想看著你,就你那性格,我真怕你把人家酒會給攪合了!”

“…我是那種人嗎?”

許輝有點無語,他一直覺得胸有城府是他為數不多的優點…

呵呵,有哪個胸有城府的人會當眾扇人耳光?

……

一個地方的文學跟這座城市本身的特點緊密相關。

香江這個地方很特殊,它是殖民地。

一開始,它的文學色彩帶著天然的政治冷漠性,這個時期出現了以金庸、梁羽生為首的武俠文化。

然後,上世紀80年代談判開始後,相應的,香江現有殖民地身份的消失,忽然喚醒了港人的本土文化意識﹐於是有了大量的重構香江歷史的“懷舊”之作。

1984年,聯合宣告的簽署﹐香江進入了為期12年的迴歸過渡期。這一過渡不僅是政治﹑社會形態的過渡﹐更促發了港人對於自我文化身份的探究。不少本土作家則直接以此為節點構建了多元而豐厚的“舊香江”版圖,企圖由歷史的脈絡尋找“家城”的文化、政治歸屬。

而城市、歷史、後殖民論述等多重元素的相互交迭與碰撞也為此類文學作品造就了微妙且獨特的文字氣質。

不過,只從迴歸之後,香江的節奏重新加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