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生於1984筆趣閣> 第七十一章 日常(十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一章 日常(十二) (1 / 3)

許輝是輝文天下的董事長、大股東。

按說他要是拍一部戲,直接拍板就好了,沒有必要整什麼合約之類的。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那些年》《黃飛鴻》,包括他出任監製、製片人的《老男孩》、《我的黑色小禮服》都有明確的合約規定。

很多公司員工私下裡抱怨許輝這麼做頗有種脫下褲子放屁的感覺。

可許輝依舊堅持這種規章。

而且他的每一部作品,輝文天下僅僅佔有百分之六十的版權。

這讓黃文挺難受的,好幾次想找許輝說說這件事,都被他搪塞了過去…

公司創始人被趕出公司的事例太多了,雖然在國內比較罕見,可許輝不想成為第一人!

這年頭,什麼玩意都比不上白紙黑字的契約!

《黃飛鴻》的出品、發行公司只有輝文天下一家,許輝簽訂的是階梯式導演分成合約,票房越高,許輝能拿到的分成也就越高。

以2億為界限,一開始籤的是3億,後來修改了,因為外埠版權賣得非常不錯。

國內票房超過2億,許輝能拿最基本的導演薪酬,500萬人民幣。

超過三億,除了導演薪酬,還有百分之三的票房分成;

過五億,能拿百分之五的票房分成,每增加一億,他的分成比例增加一個百分點;

現在的票房基本上可以下定論了,七億五千萬,那就百分之7.5的分成比例,外加500萬的薪酬。

加在一起六千多萬。

算起來,還沒有上部《那些年》賺得多,可是《那些年》的投資只有不到2000萬,《黃飛鴻》的投資而是實打實的1.1億,總要讓公司盈利吧!

而且海外的收入肯定不會少到哪。

雖然只有百分之六,但這是長久的飯票。

其中還包含了周邊分成!

當然,現在的《黃飛鴻》壓根沒有周邊,畢竟國內大環境就這樣,電影的主要利潤還是院線,可是一旦《黃飛鴻》在北美開啟銷路,相信迪士尼也會抓緊周邊開發,周邊若是能開發出來,那許輝的收入至少能高一大截!

如何開啟銷路?

原時空,沒怎麼宣傳,都能賣出一百多萬張DVD,沒道理這個時空能差到哪去。

一旦迪士尼發現了《黃飛鴻》蘊含的能量,他們一定會不遺餘力的推廣——資本都是逐利的!

當然,這些,在座的三位還沒接觸到。

……

“原來做電影這麼賺錢!”

劉思思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