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8年到10年,炮輝已經從剛入行的菜鳥導演成了華語電影圈最大的Bug!
華語電影影史票房榜單,前五名,他的電影占了其中三項!
作為導演,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當然很想有獎項的肯定。
炮輝畢竟只是普通人。
連爛片女王都想做表演藝術家,炮輝暢想一下金雞、金馬怎麼了?
華語電影圈三大獎項,金馬、金像、金雞,炮輝從來沒說過他不在乎獎項之類的論調,只是很少有人關心這些罷了…
從電影誕生之初,獎項和票房,就被預設為兩種評價系統,野生在電影史的暗處。
獎項通常都自帶有藝術的光環,圈養了和票房看似截然不同的態度。它對儀式感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紅地毯、晚禮服、紅酒、閃光燈、眼淚、獲獎感言等等,構成了另一種更加威嚴的電影評論標準。
這些許輝看似跟許輝的電影沒有關係。
因為他拍的是商業片!
很多人堅定不移的認為拿了獎的電影才是好電影,或者說,有了獎項支撐的導演、演員才是好導演、好演員,某種程度來說確實如此,但這幫人明顯選擇性忽略了電影的另一項因素,觀眾口碑!
到目前為止,炮輝還沒有拍過爛片。
這在整個華語電影屆都很稀奇。
難道這樣的導演不值得給個獎項鼓勵一下?
當然,他之所以直言不諱的表達自己的不滿,除了因為內心深處確實覺得這一屆的金馬確實讓人失望,更主要的,《男兒當自強》還有一個月就要上了…
提前打打嘴炮,宣傳一下…
媒體們顯然Get到了他的想法。
於是一堆的通稿出現在各大網站上。
“許輝炮轟金馬獎,認為其太過本土化…”
“獎項和觀眾,許輝認為電影獎項應該適當的考慮觀眾的意見…”
熱鬧得很,可惜,這些新聞很快就被壓制住了,因為一部足矣改變大眾對華語電影固定認知的電影,《讓子彈飛》上映了…
……
《讓子彈飛》很吊。
被稱之為兩千年之後華語電影最牛逼的一部。
很多觀眾堅定不移的認為《讓子彈飛》就是最好的華語電影!
抄一段白白大人對於姜聞的評價:“桉叔說:電影有幾個要素,思想,感情,運氣,技術,最後是個性。而姜聞的電影,全特麼的是個性!
這種個性,強勢到讓人不能不在他的邏輯中去理解作品,在他的方式中諒解了《讓子彈飛》的不合理硬傷。
因為他信奉的東西,久遠而經典,有槍有酒,有英雄有美人,有快意有恩仇,悠悠盪盪豪豪壯壯。這些,在我們的血液裡沸騰過,以為是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