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8年至今,輝文天下參與發行、製作的電影大都是許輝的電影。
過分依賴一個導演,這對影視公司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許輝、黃文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連續簽下那麼多新人導演。
《劍雨》是輝文天下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脫離許輝發行的電影,雖然監製還掛著許輝的名字。
之前倒也有一部,《老男孩》,不過那電影編劇是許輝,創意來源也是許輝,雖然導演是楊青,但誰都知道,那電影之所以能大爆,許輝的作用不可忽略。
上映三天,《劍雨》累計票房6800萬,公司上下很滿意,業內卻是一片譁然。
當初輝文天下宣佈簽約新導演,並且幫著組建個人工作室的時候,業內當然明白他們是想擺脫單純依靠許輝一隻腳走路的局面。
楊青的第一仗打得很漂亮,《老男孩》票房3億,楊青一舉成名天下知。
此後,就沒了動靜,再加上《黃飛鴻》實在太過成功,民眾提起輝文天下,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許輝本人!
《劍雨》成功了。
業內開始正視輝文天下的發行能力!
……
28號,京城,《劍雨》一行人現身中戲大禮堂,跟師生們做一些電影方面的交流。
其實也是為了宣傳電影,這幫人討論的主要就是關於武俠電影的起源還有未來發展之類的。
“…現如今的電影愈發依賴特效,這是正常的發展趨勢,我準備明年拍一部3D IMX的武俠片,嘗試一下,可能是因為我是新導演的緣故吧,對於新技術,有某種偏執,你們可以看我的電影,基本上對特效的投入都很大…”
許輝坐在講臺上,順著武俠電影新趨勢的開始聊了起來。
“可是,許導,很多導演都追求實拍,認為實際拍攝出來的電影才是真正的藝術!”
有個學生站起來提出不同的意見。
這就是在高校舉辦見面會‘好處’,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站起來提問。
“…電影是藝術還是商品這個論題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現如今大部分我們可以在原先看到的電影或多或少都有特效加成,普通觀眾喜歡看特效,喜歡畫面精緻的電影,那像我這樣的導演肯定要跟上觀眾的審美…”
“許導,您剛才說到了3D武俠電影,我們都知道武俠片的投資大都很高,但是回收成本的方式又很單一,單就國內電影的回收模式,除了票房外,似乎沒有什麼大的渠道,您沒有顧慮嗎?”
提問的是一戴眼鏡的男生。
許輝看了看場下的學生:“任何導演在拍一部電影之前,內心或多或少都會考慮到票房,這玩意關係到飯碗,我們的電影環境目前來說確實沒有什麼周邊可以開發,武俠片又不像都市題材的電影可以賣貼片廣告之類的,除了票房之外,很難找到其他的營收渠道,不過,一旦電影賣出了高票房,隨之而來的周邊開發渠道也不少,比方說遊戲、漫畫甚至包括根據電影改編的,這些都能帶來不菲的收入。”
頓了頓,許輝接著說道:“《劍雨》這部電影,我們的製片成本是6000萬,宣傳也花了2000萬,如果單純指望票房收回成本,那至少要到2.4億才能保本,誰也不敢保證一部電影的票房能順利過兩億!這個在立項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考慮過了,所以,我們做了周邊開發,比方說網路遊戲、手遊等等,這些都是透過一部電影的IP賺錢的渠道,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劍雨》這個專案已經盈利了!”
《劍雨》網頁遊戲、手遊,都是9月24號上線,透過電影賺取關注度,再反補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