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一屆戛納電影節,《天堂電影院》只拿了最佳男主角,無緣金棕櫚,許輝很不甘心,頒獎結束當著所有記者面的吐槽《阿黛爾的生活》:“我覺得《天堂電影院》沒拿金棕櫚是因為多多不是同性戀!”
當然,彼時的許輝只是一個在中國稍有名氣的商業片導演,他愛怎麼吐槽就怎麼吐槽唄,就好像畢老師強行碰瓷戛納一樣。
蚍蜉撼樹,徒增笑料!
奧斯卡的結果出來了,很打臉。
《天堂電影院》五提中四,還都是分量比較重的獎項——誰都知道《為奴十二年》摘下最佳影片,佔了題材的光芒!
更重要的,去年戛納金棕櫚大放異彩的《阿黛爾的生活》並沒有能摘下凱撒獎!
羅曼·波蘭斯基憑藉《穿裘皮的維納斯》獲封最佳導演!
說明了什麼?
很明顯,評委們也並不認可《阿黛爾的生活》!
更讓戛納感到難堪的是就在這屆戛納電影節舉辦前夕,阿布戴·柯西胥宣佈要將手上的及棕櫚拍賣出去,為了拍攝新戲…
去年戛納電影節將金棕櫚大獎破天荒地頒給了三個人。
按慣例,只有導演一人能拿金棕櫚,但《阿黛爾的生活》成為了唯一一部由導演以及兩位女演員共同獲得金棕櫚獎的影片。他們三位被認為缺一不可,而戛納此舉正是成就佳話的表現。
但現在,據好《萊塢報道》的說法,突尼西亞裔法國導演阿布戴·柯西胥要把他去年獲得的金棕櫚獎盃拍賣出去,用來為新戲《宿命,吾愛》籌措資金…
這特麼就很打臉了,拿了新棕櫚,居然沒錢拍新電影?
是這樣的,法國對於本土電影的支援可謂不遺餘力。
他們有一項電影扶持法案,就是從每張電影票中提取約11%的特別附加稅,用於扶持本土作品。
而且隨著電視業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原本單一的稅源已經擴充套件至DVD銷售、網路影片點播、電視臺放映等等。
這一大筆款項,由隸屬於文化部的國家電影中心(簡稱CNC)負責掌管和執行,主要的途徑有兩種:自動性資助和選擇性資助。
CNC每年在全國接受幾百個候選劇本,再從中挑出幾十個,給予不超過50%的資金支援。如果影片可以盈利,片方需將資金還給CNC,如果票房失敗,則不必還錢。
這個制度很好,保障了文藝片的創作,而且鼓勵本土電影發展,當然被好萊塢深惡痛絕。因為他們的附加稅也包括外國片,但稅款不返還,而是直接納入基金賬戶。
就像《泰坦尼克號》,當年在法國繳稅1200萬歐元,至少夠拍5部本土電影。
然而他們卻沒有支援阿布戴·柯西胥的新片!
這個很耐人尋味…
大概劇本太垃圾了,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不可能收回成本…
很尷尬,戛納力挺的導演連拍攝資金都拉不到,可能就像《阿黛爾的生活》主演之一的蕾雅·賽杜公開炮轟的那句‘阿布戴·柯西胥是一個目中無人、被寵壞的小孩,要學的還有很多。’
而被他們無視的許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