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回答顯然有點出乎這幫記者意料。
託一幫第六代的福,很多歐洲記者眼裡,中國既貧困又落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想象不到原來中國人居然也能看電影!
採訪不可能持續太長時間。
盧米埃爾大廳待會就有電影放映。
按照戛納的規劃,待會放映《了不起的蓋茨比》…
……
西方很重視精英,引申到電影,他們很重視導演!
電影節交流的物件是導演,但重中之重還是對好電影的渴求。要麼是主流經典,要麼是小眾尖端的。
但是說實話,作者電影的觀眾已經大量減少了,費里尼和伯格曼以前能在法國吸引到80萬的觀影人次,如今可能只有5萬了。
《天堂電影院》當然不是作者電影,或許託納多雷177分鐘版本寄託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但是經過國際發行商剪輯之後的版本,絕對不是屬於託納多雷本人的故事。
是這樣的,任何一個導演有機會拍攝一部有關自己本身的作品,他不會捨得剪輯掉其中的一點點。
所以,大部分電影最精彩的版本都是國際公映版本!
“這是一部經典電影,許,感謝你把它帶到了戛納!”
戛納電影節主席吉爾·雅各布很感動的握住了許輝的手。
吉爾·雅各布首先是個影迷!
在他的帶領下,戛納開始越發國際化,雖然商業氛圍變濃了,但是戛納始終有自己的底線,他們會把最主要的關注點放在藝術上…
《天堂電影院》這樣的電影,沒有人生閱歷的人會覺得平淡,但是,像吉爾·雅各布這種人看來,就是最深層的對電影的熱愛!
“…謝謝!”
許輝有點受寵若驚。
能被主辦方這麼誇獎,是不是意味著金棕櫚穩了?
“許輝,我聽說你們公司在做一個獨立電影扶持計劃?”
許輝微微一愣,但還是回答:“…也不是獨立電影,算是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