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生於1984筆趣閣> 第十二章 閉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閉幕 (1 / 3)

很多女演員願意冒著嚴寒,打扮清涼踩上柏林電影節的紅地毯。

原因很簡單,柏林電影節再怎麼衰落那也是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從來都是有著忠實的簇擁者,也不乏媒體的關注。

有了關注度,就有了身價提升的機會。

如果表現的再好一點,就會有很多大牌的贊助商邀請站臺。

所謂的站臺就是品牌的一個考察期,如果效果不差,就會很快簽下合約…

現如今,圈子裡評價一個女演員的咖位,有一個很重要的評判基準:代言的數量還有代言的逼格!

能跟一線大牌合作就是逼格的體現!

當然,到了後世,這個標準變了,一線大牌更願意跟流量明星合作,因為他們的帶貨能力…

不曉得萬寶龍看上了俞姐姐哪一點,知性?

總之,柏林電影節期間,萬寶龍已經邀請俞姐姐三次站臺,估摸著成為代言人的時間快到了!

……

說起來有點悲哀,許輝為什麼大張旗鼓從國內趕來,甚至連年都沒有過好?

原因很簡單,就是賣片!

《素媛》這種型別的電影在國內根本賣不出票房!

許輝的想法能賣2000萬就算是觀眾給面子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原時空,《素媛》的韓國票房僅僅只有兩百多萬觀影人次,跟相同題材的《熔爐》比較起來差了兩倍!

主要還是題材的限制還有現有觀眾的觀影素質。

從根本上講,《素媛》屬於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擺明了不受歡迎!

尤其是好萊塢商業大片進駐國內市場之後,觀眾已經習慣了好萊塢式樣的商業片,不願意接受國產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教育…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當代,更多的人看電影只為“娛樂”,面對稍稍深入的話題就頓感晦澀,直言“看不懂”也不願意看,再加上此類影片有著獨特的節奏和表達方式,不同於一般的爆米花電影有著激烈的起承轉合,這是文藝型別還有現實主義劇情片漸漸遠離主流觀眾、票房慘淡的一大重要原因。

即使是2018年,很多人所說的口碑決定電影票房的時代,《嘉年華》的票房才2200萬,如果不是恰好碰到了三色事件,估計票房會更少!

主題太多深刻,觀眾真的喜歡不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