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西西里島,切法盧。
《天堂電影院》還在有條不紊拍攝中。
高畫質數碼攝像機普及之後,影像時代變的不再是說說而已。
以前,電影的拍攝必須要有專業的攝影師,因為膠片的價格導致了燈光、道具都必須要配合攝影師,很多劇組,導演的權威性甚至比不上攝影師。
當然,技術進步帶來了便利性,電影這個行業的門檻變低也不全是好事,很多庸俗的導演,本身不具備專業的美學基礎,更不具備審美觀念,也能湧進電影行業,造成的結果就是爛片氾濫!
以《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為例,此片註定中國影壇里程碑式的作品,豆瓣2.0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幾乎所有人都給一星!
多麼難能可貴,真的,很少有觀眾如此一致打分的情況!
以一己之力重新整理爛片下限,《小時代》《梔子花開》在它面前弱爆了!
畢導十二年磨一劍,都是為了將郭小四、何老師等前輩推上大師神壇。
真是用心良苦。
畢老師為什麼還要各種秀下限,一會狀告豆瓣要求賠償一塊錢,一會又強行碰瓷戛納…
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他瞎!
編劇決定作品的下限,導演決定作品的上限,《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那是畢導自編自導,對了,還有自演,十二年磨一劍的作品。
‘電影《純潔心靈》不但有年輕人為夢想而奮鬥的勵志主題,也融入了我對電影30多年的熱愛。希望透過這部影片,把自己的所學、所感呈現在大銀幕上,能引發社會尤其是影視行業的深刻思考。儘管沒有“小鮮肉”,沒有豪華大製作,但劇組打磨出來的這部作品,肯定會給觀眾驚喜。’
 ⊙⊙
人家是認真的!
就這審美,能拍出什麼好作品?
對了,知乎一眾人認為《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配不上電影兩個字,建議我下次用‘PPT影片’介紹比較好…
這個時代,因為技術的進步,創作者變得越來越省力,但是,如何利用先進的裝置表達自己腦海裡的所思所想,並且讓大眾接受,這才是一個出色的商業片導演應該考慮的問題!
時間是11月25號,拍攝間隙,許輝在跟阿爾帕西諾聊天。
阿爾帕西諾叼著雪茄:“你知道這個劇本最打動我的是那句話嗎?”
“…您說。”
“是艾佛特的那句話‘人生和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還有‘不準回來,不準想到我們,不準回頭,不準寫信,想家時要熬住,忘了我們。要是你失敗逃回來,不要來見我,我不會讓你見我,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