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電影一直是華語電影的一塊金字招牌。
‘KongFu’甚至一度成了中國人的代名詞。
從李小龍先生到大哥成再到李蓮傑,先後打入好萊塢,憑藉的就是真功夫!
後來者,甄子彈也不錯!
武俠電影屬於功夫片,只是它的內涵更東方,老外理解不了內功,更理解不了角色為毛可以飛來飛去…
兩千年伊始,李安憑藉《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是華語武俠片第一次在國際上受到如此高規格的禮遇。
《臥虎藏龍》的名利雙收,讓急於轉型商業型別片的張一謀看到新出路。2002年《英雄》上映,以2.5億元的國內票房開啟了中國武俠的商業大片模式。
之後,張一謀又如法炮製了完全脫離真實歷史背景的《十面埋伏》。
人人心中都有武俠夢,張一謀在票房上的大獲全勝,終於刺激到了內地諸位大導的神經。
於是,一樁樁華語電影“慘案”接踵而至,《無極》因“饅頭血案”讓陳導演淪為笑柄,《夜宴》也讓馮曉剛丟了面子。
《夜宴》之後,武俠大片正式成為爛片代名詞。
這也是許輝當初提出拍攝《繡春刀》時候,華藝上下那麼激動的原因。
古裝武俠=爛片!
已經是共識!
幸好,《繡春刀》沒有淪為爛片,之後的《黃飛鴻》更是成功打入北美市場,成為華語電影的又一塊招牌。
可惜,《黃飛鴻》雖然成功進駐海外市場,大部分觀眾認識的只有吳景飾演的黃飛鴻,至於締造它的許輝,不好意思,你問問老外許輝是誰,百分之八十表示不清楚…
也就業內對他還算認可!
可是業內和市場不一樣,這也是迪士尼對《新龍門客棧》不夠重視的原因——放著吳景這樣已經成熟的功夫巨星不用,用什麼新人?
是這樣的,吳景已經在全球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他的號召力要比許輝本人強得多!
所以,《王者之風》給予票房分成很正常!
老實說,他沒有像靚湯那樣直接索要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紅順便還有百分之二十的周邊、DVD分紅,已經算很好了!
畢竟輝文天下真的指望他初步建立外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