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後文壇領軍人物,可不是吹出來的,韓少和郭小四的影響力擺在那。
不過,影評方面,這兩人的地位都稱不上多高,尤其是韓少,他的特點就是批判,換著花樣Diss內地電影。
一個能說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還有‘最喜歡的演員是港臺演員’的青年,你指望他欣賞許輝,可能嗎?
……
走出放映大廳,不少觀眾還在討論《獅王爭霸》的劇情。
“黃師傅真帥,許輝真厲害,那段臺詞寫的真好!”
“對,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最重要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
“…你說許輝是不是在影射奧運?”
“這個…應該不會吧,他不是說了嘛,如果生逢盛世…”
“算了,不聊這些了,我覺得黃師傅就是牛,既能濟世救人又能匡扶正義,還能抱得美人歸,大寫的人生贏家!”
“是啊,是啊!”
果然,還是有人把‘獅王爭霸’跟‘奧運會’聯絡在了一起。
也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總有人會帶著審視的眼光看待一部電影,他們總想從一部電影看出點什麼,就好像‘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也能被解讀出一堆的含義。
比如,為什麼要買橘子,而不是蘋果?
因為橘子更能表現父愛!
扯淡!
與此同時,一堆的影評也適時的出現在了網上。
“鬼腳七和黃飛鴻的對打很經典。當然不必苛求什麼思想內涵,光看到黃飛鴻在和十三姨卿卿我我的間隙,懲兇除惡,揚我國威就已經很值得了。”
“很大氣,但是動作方面稍遜於1,2,也沒有一個足以叫好的對打。片尾的一席話足以警示今世。”
“結尾還是略顯倉猝了些,應該再點題一些。總體來說三部曲已經把清末那種中國人面對外國列強和舊文化與新思想的迷失矛盾都展現出來了。”
很明顯,在大部分已經看過的觀眾看來,《獅王爭霸》相較於前兩部,只能算是及格線以上的收尾,如果不是電影的最後一席慷鏘有力的臺詞,估摸著評分也不可能到8.2分!
……
“易圍,你就別跟著宣傳了,《步步驚心》還在拍呢,你可是主演!”
“沒關係,我的戲份差不多快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