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院派出身的導演來說,刻在他們靈魂上的烙印,或者說他們區別於一般導演的最大一點就是他們願意思考當下。
用電影的方式揭露現實!
教科書式的回答就是:注重寫實,而且感性和理性兼具,既要給人感官刺激還要讓人產生理性的思考!
陸串賴以成名的作品,《可可西里》,講的就是偷獵藏羚羊的事情。
他也因此一舉成名!
是,許輝名氣很大,牛逼的商業片導演,然後呢?
除了商業片,他還有什麼?
學院派,骨子裡是傲慢的,他們看不起只會說段子的馮曉剛…
同樣,他們也不是很願意承認許輝。
武俠,不就是幾個人飛來飛去,打來打去嘛,有什麼意思?
票房再高,又能怎樣呢?我們不會承認你!
《失孤》、《素媛》,這兩部電影聽起來就很不一樣,難道許輝也要往傳統導演的路子上靠攏?
陸串還在思考,許輝已經收拾好臉上的表情,接著說道:“《失孤》是講述‘打拐’的一部作品,《素媛》則是反映兒童性*侵,這兩個主題都很現實,而且拍成作品後,很難收回成本。我們自己也討論過,要不要投資,最終還是決定投了!電影人總該有自己的操守!”
“…為你鼓掌!這兩個題材都很大膽,可是,怎麼才能過審呢?”
“這個,我們會把關注點放在旁觀者的角度,保持克制…”
許輝解釋了一下,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我能問一下,為什麼要投資這種很難回本的電影?”
“剛才不是說了嘛,出於電影人的自我審視。”
沉默了一會,許輝接著說道:“電影不止是娛樂的工具,雖然我是個專門拍商業片的導演,但我本身很喜歡那些主題很深刻的電影,比方說《霸王別姬》,比方說《鋼的琴》,而且我們國家有很多有才華的電影人,他們願意嘗試,願意拍攝一些作品,那站在華語電影的角度,我們確實應該鼓勵這些人!”
“…不止這兩部,以後每年,我們都會投資一兩部這種不賺錢的電影。”
“你有想法親自執導一部嗎?”
“這個,暫時沒有,雖然說導演應該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太安全的區域,不過,我有自知之明,我拍出來的作品商業性太強,或者等我四十歲之後,開始思考國家,開始思考民族,到時候可能會拍一部類似的作品吧。”
從來不想做什麼大師!
炮輝這句話完全出自真心,跟腎虛臨不太一樣。
陸串突然挺佩服許輝和他的輝文天下。